腰细,长腿交错,双眉如锋,不是昔日率军力阻狄俊彦,全歼燕国征西军的韩归雁还有谁?
亭城作为要冲之地,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但都没有【地涌金莲】那一回震撼人心。就算有人不记得吴征,但对韩归雁这位貌美如花,英姿飒爽的女将却是过目难忘。两位当年的功臣齐齐现身,韩归雁甚至还没有说话,城头已有不少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
“宁太守,怎可将百姓置于城门之外不管不顾?还请速开城门!”
苍老的声音中气不足,若不是吴征内力深厚,隔着远远的城墙几乎听不见。但这声音分外熟悉,吴征眉头跳了跳,抬头看去。
一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脚步颤颤巍巍的老人在仆从的搀扶下走上城墙。战事当前,周围的兵丁却无一人敢拦阻。就宁家康见了他虽一闪而过极不耐烦,极厌恶的神色,也不敢恶言相向,反倒迎上前道:“老侍郎怎地来了。”
“来劝太守打开城门,放百姓入内。老朽听说敌军不多俱在南城门,可放开北面城门,让百姓入城躲避。”老人忧心忡忡,向城下看了一眼,昏花的老眼迷迷糊糊地看见吴征,惊诧道:“你……你……”
“庞大人,久违,您老人家安好。”
老人正是昔年大秦中书侍郎庞颂德,可谓看着吴征一路成长,再到逃离大秦之后,再未见面。他年事已高,与霍永宁一同出使燕国之后就有功成身退之心。此后霍永宁篡逆,庞颂德万念俱灰,遂辞官居于亭城。
两人间的情谊颇为深厚,庞颂德好口腹之欲,对吴征所制的菜肴赞不绝口,又颇欣赏年轻人的才干,一向以为他前途无量。就连吴征在成都的第一座府邸,门口牌匾上的吴府两个大字都是庞颂德亲手手书。今日故人相见,相顾无言。
“吴征……”庞颂德连连摇头,道:“你今日要满城百姓生灵涂炭么?”
“没有,晚辈当年离开大秦时是什么人,今日依然是什么人,庞大人放心。晚辈从不为难百姓。”吴征指着宁家康道:“立刻投降出城就缚,性命我暂且给你留着。”
“乱臣贼党,人人得而诛之!众将士听令,杀了贼子,本太守启奏圣上加官进爵!”
“好啊。”吴征轻轻点头,道:“霍永宁自己都朝不保夕,他加的官进的爵有什么 用?”
“听令!”韩归雁沉声斥道:“捉拿宁家康,降者不究,从者不赦!”
身后一声鹰吠,两只大鸟越阵而出。皇夜枭上乘着祝雅瞳,扑天雕上乘着陆菲嫣。吴征健步如飞,赶在两只低飞的大鸟身前向城墙冲去。
霍永宁掌权之后,吴征早被抹黑成吃人不眨眼的恶魔。城头守军并非每一人都认识吴征,还有人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更有些被高官厚禄利诱,恶从胆边生的。但军心不齐从来都是战场大忌!
两只大鸟飞至城边一振翅,贴着城墙向上飞去。吴征矫若游龙,单臂一攀,双足一踢便青烟般飞身而起。亭城城高壕深,但在三大高手的眼里如履平地,城上漏洞百出的排箭更不能阻挡三人。
其中巧妙的是,韩归雁见了今日城头状况,只让三人冲击登场,陷阵营两千将士按兵不动,摆明了只要宁家康一人。于是守军左顾右盼,见颇多同僚犹豫不决,一人犹豫,人人犹豫,原本杀伤力极大的排箭便稀稀拉拉。若是两千将士同时参与攻城,城上的军士慌乱之下,势必更多人动手抵抗,两军难免陷入混战。
“无关人等都让开!”吴征顷刻间已登上城墙,祝雅瞳与陆菲嫣齐肩并进。
守城军士中大半不知如何是好,慌在原地,就连将校都颇有退却之意,将令犹犹豫豫,军士索性袖手旁观。小半虽有抵抗之心,但将令一团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唯有围在宁家康身边的亲军挺起长戈,正欲反抗。
吴征挥剑乱砍,锐不可当,长戈应声断去一大片,随即欺身而进,倒转剑柄连连敲打,亲军们被打中穴道纷纷倒地,却无性命之忧。祝雅瞳与陆菲嫣依样施为,将亲军们打倒一大片。
“我曾是大秦之臣,昆仑派世代忠良,你们难道不知吗?霍永宁篡位正统,罪恶滔天,你们难道还要错上加错,为逆贼效命吗?”吴征朗声大喊,声若雷震。
霍永宁得位不正,人人皆知,此前慑于苛政不敢多言。但盛国鲸吞燕国之后,天下大势全然不同,普通百姓军士或许得过且过,官吏与将校们岂能懵懵懂懂,什么也不知?
盛军囤兵下卞关,又有多少人心中有自己的盘算?大秦内乱多年刚刚平定,霍永宁连龙椅都还不算坐稳,收拢人心,凝聚国力更是休谈。大秦上下,表面唯唯,背地里的心思却是五花八门。眼见三人武功超凡,在殊死搏杀中犹有余暇只点穴道,不伤人命。连丘元焕都命丧三人之手,自己又有多少能耐挡得住?吴征大喝之下,更是呼啦啦地退开。
三人被亲军围在垓心,混战中吴征耳后一股风声若有若无,他偏头一让,鬓角边传来一截剑尖,吴征长剑圈转回刺竟然刺了个空!吴征双眉一挑,长久以来身边难觅一合之将!当即转身,见人影一闪而没混入亲军群中。
吴征哂然一笑,大踏步跨上两步,左掌挥出,掌风带着无匹的内力震开数名军士,又踏两步,顺手挥剑拨去刺来的长枪,长臂一伸!
那偷袭的军士大惊,好容易逮着个机会出手偷袭。他精研刺杀之术,一击不中立刻遁入人群,历来万无一失。可吴征眼光犀利,他又哪里逃得脱?待两人正面交手,吴征伸手抓来,那军士急忙闪身,手中一把细剑如飘瑞雪,刺出朵剑花。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亭城作为要冲之地,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但都没有【地涌金莲】那一回震撼人心。就算有人不记得吴征,但对韩归雁这位貌美如花,英姿飒爽的女将却是过目难忘。两位当年的功臣齐齐现身,韩归雁甚至还没有说话,城头已有不少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
“宁太守,怎可将百姓置于城门之外不管不顾?还请速开城门!”
苍老的声音中气不足,若不是吴征内力深厚,隔着远远的城墙几乎听不见。但这声音分外熟悉,吴征眉头跳了跳,抬头看去。
一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脚步颤颤巍巍的老人在仆从的搀扶下走上城墙。战事当前,周围的兵丁却无一人敢拦阻。就宁家康见了他虽一闪而过极不耐烦,极厌恶的神色,也不敢恶言相向,反倒迎上前道:“老侍郎怎地来了。”
“来劝太守打开城门,放百姓入内。老朽听说敌军不多俱在南城门,可放开北面城门,让百姓入城躲避。”老人忧心忡忡,向城下看了一眼,昏花的老眼迷迷糊糊地看见吴征,惊诧道:“你……你……”
“庞大人,久违,您老人家安好。”
老人正是昔年大秦中书侍郎庞颂德,可谓看着吴征一路成长,再到逃离大秦之后,再未见面。他年事已高,与霍永宁一同出使燕国之后就有功成身退之心。此后霍永宁篡逆,庞颂德万念俱灰,遂辞官居于亭城。
两人间的情谊颇为深厚,庞颂德好口腹之欲,对吴征所制的菜肴赞不绝口,又颇欣赏年轻人的才干,一向以为他前途无量。就连吴征在成都的第一座府邸,门口牌匾上的吴府两个大字都是庞颂德亲手手书。今日故人相见,相顾无言。
“吴征……”庞颂德连连摇头,道:“你今日要满城百姓生灵涂炭么?”
“没有,晚辈当年离开大秦时是什么人,今日依然是什么人,庞大人放心。晚辈从不为难百姓。”吴征指着宁家康道:“立刻投降出城就缚,性命我暂且给你留着。”
“乱臣贼党,人人得而诛之!众将士听令,杀了贼子,本太守启奏圣上加官进爵!”
“好啊。”吴征轻轻点头,道:“霍永宁自己都朝不保夕,他加的官进的爵有什么 用?”
“听令!”韩归雁沉声斥道:“捉拿宁家康,降者不究,从者不赦!”
身后一声鹰吠,两只大鸟越阵而出。皇夜枭上乘着祝雅瞳,扑天雕上乘着陆菲嫣。吴征健步如飞,赶在两只低飞的大鸟身前向城墙冲去。
霍永宁掌权之后,吴征早被抹黑成吃人不眨眼的恶魔。城头守军并非每一人都认识吴征,还有人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更有些被高官厚禄利诱,恶从胆边生的。但军心不齐从来都是战场大忌!
两只大鸟飞至城边一振翅,贴着城墙向上飞去。吴征矫若游龙,单臂一攀,双足一踢便青烟般飞身而起。亭城城高壕深,但在三大高手的眼里如履平地,城上漏洞百出的排箭更不能阻挡三人。
其中巧妙的是,韩归雁见了今日城头状况,只让三人冲击登场,陷阵营两千将士按兵不动,摆明了只要宁家康一人。于是守军左顾右盼,见颇多同僚犹豫不决,一人犹豫,人人犹豫,原本杀伤力极大的排箭便稀稀拉拉。若是两千将士同时参与攻城,城上的军士慌乱之下,势必更多人动手抵抗,两军难免陷入混战。
“无关人等都让开!”吴征顷刻间已登上城墙,祝雅瞳与陆菲嫣齐肩并进。
守城军士中大半不知如何是好,慌在原地,就连将校都颇有退却之意,将令犹犹豫豫,军士索性袖手旁观。小半虽有抵抗之心,但将令一团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唯有围在宁家康身边的亲军挺起长戈,正欲反抗。
吴征挥剑乱砍,锐不可当,长戈应声断去一大片,随即欺身而进,倒转剑柄连连敲打,亲军们被打中穴道纷纷倒地,却无性命之忧。祝雅瞳与陆菲嫣依样施为,将亲军们打倒一大片。
“我曾是大秦之臣,昆仑派世代忠良,你们难道不知吗?霍永宁篡位正统,罪恶滔天,你们难道还要错上加错,为逆贼效命吗?”吴征朗声大喊,声若雷震。
霍永宁得位不正,人人皆知,此前慑于苛政不敢多言。但盛国鲸吞燕国之后,天下大势全然不同,普通百姓军士或许得过且过,官吏与将校们岂能懵懵懂懂,什么也不知?
盛军囤兵下卞关,又有多少人心中有自己的盘算?大秦内乱多年刚刚平定,霍永宁连龙椅都还不算坐稳,收拢人心,凝聚国力更是休谈。大秦上下,表面唯唯,背地里的心思却是五花八门。眼见三人武功超凡,在殊死搏杀中犹有余暇只点穴道,不伤人命。连丘元焕都命丧三人之手,自己又有多少能耐挡得住?吴征大喝之下,更是呼啦啦地退开。
三人被亲军围在垓心,混战中吴征耳后一股风声若有若无,他偏头一让,鬓角边传来一截剑尖,吴征长剑圈转回刺竟然刺了个空!吴征双眉一挑,长久以来身边难觅一合之将!当即转身,见人影一闪而没混入亲军群中。
吴征哂然一笑,大踏步跨上两步,左掌挥出,掌风带着无匹的内力震开数名军士,又踏两步,顺手挥剑拨去刺来的长枪,长臂一伸!
那偷袭的军士大惊,好容易逮着个机会出手偷袭。他精研刺杀之术,一击不中立刻遁入人群,历来万无一失。可吴征眼光犀利,他又哪里逃得脱?待两人正面交手,吴征伸手抓来,那军士急忙闪身,手中一把细剑如飘瑞雪,刺出朵剑花。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