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10
第七章 缘因成果 夜起心菩
进出川中的小道,仍和从前一样熟悉。绝壁断崖,一草一木,仿佛从没有改变过。
这些天然的屏障,护佑川中在苍莽悠远的岁月里,大都可以躲避战火,偏安一隅。但天下大定,这里就成了闭锁门户的绝路。
对于陷阵营而言,屏障不成任何阻碍。翻过崇山峻岭,亭城就在山脚下矗立。
“公子,兄弟们这两日陆续就到。”于右峥趋前道:“墨师等人正乔装改扮,探查周边诸郡县,大有所得。”
“嗯。”吴征略显兴致缺缺。亭城,周边有多少郡县,大致能驻扎多少兵马,粮草囤积如何,他再熟悉不过。至于地形,闭着眼睛都能画个明明白白。放出猎鹰再探查一遍,只为万无一失。
“公子,当年地涌金莲,是不是那片地方?”忘年僧从山巅远远指去。
亭城附近就那一带特别荒凉,人迹罕见,杂草丛生。大量的生灵在那里死去,虽是多年过去,仍没有多少人愿意靠近。
“是啊。那一战后,我加封符宝郎,持国宝出使燕国。师门荣耀,我师傅还特意嘉许,昆仑一脉在大秦朝堂里受抑多年,才算松了口气,有翻身之望。呵呵,呵呵……”
吴征的笑声艰辛,无奈与自嘲,摇着头,视线拉近,落在亭城中央庄严的太守府上。经历了那么多年,往昔那些荣耀都像云烟般过眼离去,唯独只有交心的人才会永远留在记忆里。
目光不加掩饰,嘴角还有温柔的笑意,陷阵营兄弟们互相挤眉弄眼。于右峥道:“公子,咱们何时攻城?那太守府我看挺不错的。”
“人到齐了就打,宜早不宜迟。”吴征随手揪起根杂草扯断掷在地下,道:“大秦三关一通,霍永宁的气数就尽了!”
三日之后,陷阵营诸将士陆续归来,两千将士,军力不多,战力却强。这一趟吴征还带来扑天雕,攻打亭城与下卞关不同,一鼓作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才是正途。
将士们藏身山林,不生火,不言语,饿了啃些干粮,渴了喝些山涧水,藏得点滴不漏。第五日清早,一营两千人徐徐步出山林,不擂鼓,不呐喊,只列了个简单的阵型缓缓逼近亭城。
燕盛战事已起,但亭城暂无战火,太守虽严加防范,但城外还有耕作的百姓,秦军更从头到尾都未发现这支神不知鬼不觉摸进来的陷阵营。
吴征缓步当先,城外的百姓还有些不明所以,守军发现异样鸣金示警。城外立刻乱成一团,百姓争先恐后地抢着入城,吴征遂停了脚步,朗声道:“亭城百姓听着,务须惊慌,我不为难你们。入城之后请紧闭门户,莫要出来,免得刀枪无眼。”
不多时亭城太守闻讯赶来城头,见来犯之敌相距甚远就停了脚步,并不为难百姓。他立刻下令关闭城门!
尚有百余百姓还在城门外,立刻呼天抢地,哭闹成一团,更有人互相践踏,瞬间就伤了多人。吴征摇了摇头,朗声道:“我是吴征,昆仑派吴征。未入城的百姓且先离得远些,莫要慌,更莫要靠近。”
他独身一人缓步靠近亭城,与城头的太守对视,又摇了摇头。大秦内乱数年,驻守亭城的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如先前往成都一行探查所知,内乱之后的大秦朝堂人才凋零。从前德才兼备者大多闭门不出,不愿效命。更因霍永宁得位不正,为巩固地位残忍严酷,更多人害怕惹祸上身,就算担任大臣职位,也是少做不如不做,混个平安便罢。
亭城地势重要,霍永宁在朝堂的根基依然未稳,派驻的将领必然得是心腹中的心腹,八成还是宁家的族人。但看这太守不管不顾就要关城门,有多少能耐几乎不用提了。
“你……吴征!叛国贼徒,竟敢犯我亭城!”那太守破口大骂,在城头上指着吴征的手微微颤抖,不知是气的,还是怕的。
“呵。”吴征待百姓俱都跑远,才抽出宝剑,道:“谁是叛国贼徒,你心中不知吗?竟敢在亭城百姓面前,当我的面说出这四个字?你是什么东西!”
“本将御封亭城太守宁家康,持节督守亭城军政!来人,给我射杀他!”
身边的数十名弓手严阵以待,闻令后射出七八支箭,吴征随手拨开,左右扫视。城头的弓手颇多面露犹豫之色,还有几人颇为愤慨,引箭不发。吴征笑道:“姓宁的?原来不是东西。”
吴征这个名字对于亭城颇具分量,当年在此地血战,与将士们同生共死,结下深厚情谊。守城将士多有识得他的,怎舍得将手中致命的羽箭射向他?
吴征挥了挥手,陷阵营将士们抽出兵刃缓缓靠近。
“诸位军士听清楚了,今日我只杀这个姓宁的,你们莫要靠近。但若你们要替他卖命,可就怪不得我。”吴征叹息了一声,语带哀戚道:“你们中好些人应该还认得我,或许多年前,我们还一起并肩作战过……前日无怨,今日何必成仇呢?良言相劝,言尽于此。”
陷阵营将士越靠越近,眼看就要攻城。吴征始终冷冷地盯着宁家康,这人大汗淋漓,竟不知是下令还是不下令。若不下令,攻城怎么办?若下了令,军士们不听号令又怎么办?此刻军心已动,谁都感觉得出来。
陷阵营靠近城墙二箭之地停下,阵型两边裂分,将士们单膝跪地,从中走出一员女将来。
女将肩宽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第七章 缘因成果 夜起心菩
进出川中的小道,仍和从前一样熟悉。绝壁断崖,一草一木,仿佛从没有改变过。
这些天然的屏障,护佑川中在苍莽悠远的岁月里,大都可以躲避战火,偏安一隅。但天下大定,这里就成了闭锁门户的绝路。
对于陷阵营而言,屏障不成任何阻碍。翻过崇山峻岭,亭城就在山脚下矗立。
“公子,兄弟们这两日陆续就到。”于右峥趋前道:“墨师等人正乔装改扮,探查周边诸郡县,大有所得。”
“嗯。”吴征略显兴致缺缺。亭城,周边有多少郡县,大致能驻扎多少兵马,粮草囤积如何,他再熟悉不过。至于地形,闭着眼睛都能画个明明白白。放出猎鹰再探查一遍,只为万无一失。
“公子,当年地涌金莲,是不是那片地方?”忘年僧从山巅远远指去。
亭城附近就那一带特别荒凉,人迹罕见,杂草丛生。大量的生灵在那里死去,虽是多年过去,仍没有多少人愿意靠近。
“是啊。那一战后,我加封符宝郎,持国宝出使燕国。师门荣耀,我师傅还特意嘉许,昆仑一脉在大秦朝堂里受抑多年,才算松了口气,有翻身之望。呵呵,呵呵……”
吴征的笑声艰辛,无奈与自嘲,摇着头,视线拉近,落在亭城中央庄严的太守府上。经历了那么多年,往昔那些荣耀都像云烟般过眼离去,唯独只有交心的人才会永远留在记忆里。
目光不加掩饰,嘴角还有温柔的笑意,陷阵营兄弟们互相挤眉弄眼。于右峥道:“公子,咱们何时攻城?那太守府我看挺不错的。”
“人到齐了就打,宜早不宜迟。”吴征随手揪起根杂草扯断掷在地下,道:“大秦三关一通,霍永宁的气数就尽了!”
三日之后,陷阵营诸将士陆续归来,两千将士,军力不多,战力却强。这一趟吴征还带来扑天雕,攻打亭城与下卞关不同,一鼓作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才是正途。
将士们藏身山林,不生火,不言语,饿了啃些干粮,渴了喝些山涧水,藏得点滴不漏。第五日清早,一营两千人徐徐步出山林,不擂鼓,不呐喊,只列了个简单的阵型缓缓逼近亭城。
燕盛战事已起,但亭城暂无战火,太守虽严加防范,但城外还有耕作的百姓,秦军更从头到尾都未发现这支神不知鬼不觉摸进来的陷阵营。
吴征缓步当先,城外的百姓还有些不明所以,守军发现异样鸣金示警。城外立刻乱成一团,百姓争先恐后地抢着入城,吴征遂停了脚步,朗声道:“亭城百姓听着,务须惊慌,我不为难你们。入城之后请紧闭门户,莫要出来,免得刀枪无眼。”
不多时亭城太守闻讯赶来城头,见来犯之敌相距甚远就停了脚步,并不为难百姓。他立刻下令关闭城门!
尚有百余百姓还在城门外,立刻呼天抢地,哭闹成一团,更有人互相践踏,瞬间就伤了多人。吴征摇了摇头,朗声道:“我是吴征,昆仑派吴征。未入城的百姓且先离得远些,莫要慌,更莫要靠近。”
他独身一人缓步靠近亭城,与城头的太守对视,又摇了摇头。大秦内乱数年,驻守亭城的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如先前往成都一行探查所知,内乱之后的大秦朝堂人才凋零。从前德才兼备者大多闭门不出,不愿效命。更因霍永宁得位不正,为巩固地位残忍严酷,更多人害怕惹祸上身,就算担任大臣职位,也是少做不如不做,混个平安便罢。
亭城地势重要,霍永宁在朝堂的根基依然未稳,派驻的将领必然得是心腹中的心腹,八成还是宁家的族人。但看这太守不管不顾就要关城门,有多少能耐几乎不用提了。
“你……吴征!叛国贼徒,竟敢犯我亭城!”那太守破口大骂,在城头上指着吴征的手微微颤抖,不知是气的,还是怕的。
“呵。”吴征待百姓俱都跑远,才抽出宝剑,道:“谁是叛国贼徒,你心中不知吗?竟敢在亭城百姓面前,当我的面说出这四个字?你是什么东西!”
“本将御封亭城太守宁家康,持节督守亭城军政!来人,给我射杀他!”
身边的数十名弓手严阵以待,闻令后射出七八支箭,吴征随手拨开,左右扫视。城头的弓手颇多面露犹豫之色,还有几人颇为愤慨,引箭不发。吴征笑道:“姓宁的?原来不是东西。”
吴征这个名字对于亭城颇具分量,当年在此地血战,与将士们同生共死,结下深厚情谊。守城将士多有识得他的,怎舍得将手中致命的羽箭射向他?
吴征挥了挥手,陷阵营将士们抽出兵刃缓缓靠近。
“诸位军士听清楚了,今日我只杀这个姓宁的,你们莫要靠近。但若你们要替他卖命,可就怪不得我。”吴征叹息了一声,语带哀戚道:“你们中好些人应该还认得我,或许多年前,我们还一起并肩作战过……前日无怨,今日何必成仇呢?良言相劝,言尽于此。”
陷阵营将士越靠越近,眼看就要攻城。吴征始终冷冷地盯着宁家康,这人大汗淋漓,竟不知是下令还是不下令。若不下令,攻城怎么办?若下了令,军士们不听号令又怎么办?此刻军心已动,谁都感觉得出来。
陷阵营靠近城墙二箭之地停下,阵型两边裂分,将士们单膝跪地,从中走出一员女将来。
女将肩宽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