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群臣纷纷点头称善。
*** *** *** ***
有了几位大佬首肯,已经闲的浑身发霉的六科十三道言官同打了鸡血般兴
奋起来,摆开阵势对小皇帝口诛笔伐,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入通政司,怎奈这回
朱厚照是铁了心强硬到底,奏疏留中不发,连话都懒得回。
「西涯,你要与我拿个主意啊。」户部尚书韩文满含希望地看向李东阳。
朱厚照这番强势是韩文没有预料到的,韩尚书倒是不介意大家抱团摆开车
马同皇帝斗上一斗,可前提是焦点不能在自己身上,皇上赢了自己第一个倒霉
,即便刘健这方胜了,他也会被皇帝记恨上,以韩大人宦海数十年的经验,被
皇帝惦记上不会太好过,只消借着某个由头顺水推舟,便有自己好受,马文升
和刘大夏便是前车之鉴。
当然,不可否认,丢官后会在朝野间有个好名声,可名声又不能当饭吃,
韩大人对现在户部堂官的位置非常满意,真不想便宜别人,刘健而今是火上头
了,不会率先服软,韩文便把主意打到了三公中多谋的李东阳身上。
「贯道啊,当日你若是词锋柔和些,不要把话说死,何至今日啊。」李东
阳看着焦头烂额的韩文,略带埋怨道。
「当日不是晦庵暗示老夫要量入为出么,怎地都错在了户部?」韩文抱屈
道。
「好了,不提这些了。」李东阳轻抚眉心川字,思忖一番道:「如今不给
盐引怕是陛下那里面子过不去,还是给吧……」
「给了盐引,不说刘晦庵,我就要先被言官们骂死。」韩文急得站了起来
,那帮子言官是指着骂人刷存在感的,疯起来可不分敌我。
「且听老夫把话说完,自然不能全给,折中一下,六千引吧。」
「这样好,这样好。」韩文听得连连点头,「既保全了陛下面子,又未全
遂了圣意,在朝野间也有个交待,只是晦庵那里……」
「晦庵而今怕也是骑虎难下,」李东阳笑道,「待我拉着木斋去分说一二
,随后咱们一同进宫面圣。」
*** *** *** ***
三位阁老连同大司农一同进了乾清宫,小皇帝对待几位还是很客气,赐坐
上茶,问明来意。
几位大人端着茶,洋洋得意地将打算说出,满以为小皇帝会感恩戴德表示
几位先生用心良苦,今后必不相负等等,几位再说几句感念先帝知遇之恩的漂
亮话,最好再挤出几滴眼泪,大家抱头痛苦一番,多完美的君臣相得典范,谁
知道……
「一半?为什么只给一半?」朱厚照大声问道。
刘健嘴中热茶险些喷出,这倒霉孩子还想怎样,强咽下一口闷气,悠悠道
:「陛下,这一半已是有违祖制,老臣等已是赧颜违制,陛下犹嫌不足,当晓
知足常乐之理。」
先谈祖制,现在又谈知足,朱厚照肺都气炸了,气呼呼道:「户部能给,
便是朕当日无错,既然给了又不全给,作何道理?」
和毛头小子打交道就是累,一点讨价还价都不懂,天下事若都按道理来讲
,岂不简单多了,李东阳暗自摇头,面上还是微笑道:「户部肯解盐引,是为
解内廷供奉之急,若是给得多了,少不得有人私自夹带,中饱私囊,从中得利
。」
「天家供奉,谁人有此胆量?」朱厚照不解道,「即便有人上下其手,可
命有司缉拿,依法惩治便是,关盐引解送多少何事?」
「内廷采买,织造供奉,皆是内臣操办,阉竖多贪鄙之徒,见利忘义,禁
之不绝,若是交由文臣采办,自无此虞。」谢迁道。
朱厚照彻底明白了,这几位压根不是反对盐引批复,是打根儿上认为只要
太监掺进来,就不会有好事情。
小皇帝不能理解,从小到大陪同他的那些太监怎么就如此遭人鄙视,起码
这些奴婢为他做事尽心尽力,不会推三阻四,更不会道貌岸然的同他将那些狗
屁不通的大道理。
「依先生所说,若事事启用文职,则无贪渎之祸?」
刘健等人未听出正德语气不悦,都连连点头,「正是,吾辈文臣熟习孔孟
之道,读书明理,身负皇恩,必不辜负朝廷所托。」
小皇帝冷哼一声,道:「不尽如此吧,古往今来贪官之中文臣又何曾少了
,文官虽是读书明理,亦尽有不守法度者,先生辈当自知。」
刘健等人霍然变色,刘健沉声道:「陛下此言谬矣,老臣闻之惊心,倘先
帝九泉闻此悖论,何能安枕,老臣愧负辅政之责,无颜苟居高位,请赐骸骨,
告老还乡。」
说罢刘健跪倒在地,谢迁、李东阳连同韩文随后拜伏,「臣等请辞。」
又来这套,朱厚照抿着双唇,呼呼喘着粗气,还是走下御案,扶起几人道
:「几位先生所说皆金玉良言,朕心顿悟,盐引之事便遵从诸位之意行之吧。
」
刘健几人走在宫中夹道上,个个俱是阴沉着脸。
「木斋,老夫原本以为陛下年轻气盛,难免一时懵懂,待年齿渐长,终有
明理之时,而今看来,老夫错了。」
「晦庵不必自责,陛下身侧群小环绕,难免偏听偏信,只要去除奸佞,这
大明还是大明。」谢迁双手笼在袖中,目光炯炯。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刘健冷笑一声,「没想到这一日来得这么快,
贯道……」
韩文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听得刘健呼唤省过神来,「晦庵,何事?
」
「有一件事需你去做。」刘健眼神锐利,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 *** *** ***
有了几位大佬首肯,已经闲的浑身发霉的六科十三道言官同打了鸡血般兴
奋起来,摆开阵势对小皇帝口诛笔伐,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入通政司,怎奈这回
朱厚照是铁了心强硬到底,奏疏留中不发,连话都懒得回。
「西涯,你要与我拿个主意啊。」户部尚书韩文满含希望地看向李东阳。
朱厚照这番强势是韩文没有预料到的,韩尚书倒是不介意大家抱团摆开车
马同皇帝斗上一斗,可前提是焦点不能在自己身上,皇上赢了自己第一个倒霉
,即便刘健这方胜了,他也会被皇帝记恨上,以韩大人宦海数十年的经验,被
皇帝惦记上不会太好过,只消借着某个由头顺水推舟,便有自己好受,马文升
和刘大夏便是前车之鉴。
当然,不可否认,丢官后会在朝野间有个好名声,可名声又不能当饭吃,
韩大人对现在户部堂官的位置非常满意,真不想便宜别人,刘健而今是火上头
了,不会率先服软,韩文便把主意打到了三公中多谋的李东阳身上。
「贯道啊,当日你若是词锋柔和些,不要把话说死,何至今日啊。」李东
阳看着焦头烂额的韩文,略带埋怨道。
「当日不是晦庵暗示老夫要量入为出么,怎地都错在了户部?」韩文抱屈
道。
「好了,不提这些了。」李东阳轻抚眉心川字,思忖一番道:「如今不给
盐引怕是陛下那里面子过不去,还是给吧……」
「给了盐引,不说刘晦庵,我就要先被言官们骂死。」韩文急得站了起来
,那帮子言官是指着骂人刷存在感的,疯起来可不分敌我。
「且听老夫把话说完,自然不能全给,折中一下,六千引吧。」
「这样好,这样好。」韩文听得连连点头,「既保全了陛下面子,又未全
遂了圣意,在朝野间也有个交待,只是晦庵那里……」
「晦庵而今怕也是骑虎难下,」李东阳笑道,「待我拉着木斋去分说一二
,随后咱们一同进宫面圣。」
*** *** *** ***
三位阁老连同大司农一同进了乾清宫,小皇帝对待几位还是很客气,赐坐
上茶,问明来意。
几位大人端着茶,洋洋得意地将打算说出,满以为小皇帝会感恩戴德表示
几位先生用心良苦,今后必不相负等等,几位再说几句感念先帝知遇之恩的漂
亮话,最好再挤出几滴眼泪,大家抱头痛苦一番,多完美的君臣相得典范,谁
知道……
「一半?为什么只给一半?」朱厚照大声问道。
刘健嘴中热茶险些喷出,这倒霉孩子还想怎样,强咽下一口闷气,悠悠道
:「陛下,这一半已是有违祖制,老臣等已是赧颜违制,陛下犹嫌不足,当晓
知足常乐之理。」
先谈祖制,现在又谈知足,朱厚照肺都气炸了,气呼呼道:「户部能给,
便是朕当日无错,既然给了又不全给,作何道理?」
和毛头小子打交道就是累,一点讨价还价都不懂,天下事若都按道理来讲
,岂不简单多了,李东阳暗自摇头,面上还是微笑道:「户部肯解盐引,是为
解内廷供奉之急,若是给得多了,少不得有人私自夹带,中饱私囊,从中得利
。」
「天家供奉,谁人有此胆量?」朱厚照不解道,「即便有人上下其手,可
命有司缉拿,依法惩治便是,关盐引解送多少何事?」
「内廷采买,织造供奉,皆是内臣操办,阉竖多贪鄙之徒,见利忘义,禁
之不绝,若是交由文臣采办,自无此虞。」谢迁道。
朱厚照彻底明白了,这几位压根不是反对盐引批复,是打根儿上认为只要
太监掺进来,就不会有好事情。
小皇帝不能理解,从小到大陪同他的那些太监怎么就如此遭人鄙视,起码
这些奴婢为他做事尽心尽力,不会推三阻四,更不会道貌岸然的同他将那些狗
屁不通的大道理。
「依先生所说,若事事启用文职,则无贪渎之祸?」
刘健等人未听出正德语气不悦,都连连点头,「正是,吾辈文臣熟习孔孟
之道,读书明理,身负皇恩,必不辜负朝廷所托。」
小皇帝冷哼一声,道:「不尽如此吧,古往今来贪官之中文臣又何曾少了
,文官虽是读书明理,亦尽有不守法度者,先生辈当自知。」
刘健等人霍然变色,刘健沉声道:「陛下此言谬矣,老臣闻之惊心,倘先
帝九泉闻此悖论,何能安枕,老臣愧负辅政之责,无颜苟居高位,请赐骸骨,
告老还乡。」
说罢刘健跪倒在地,谢迁、李东阳连同韩文随后拜伏,「臣等请辞。」
又来这套,朱厚照抿着双唇,呼呼喘着粗气,还是走下御案,扶起几人道
:「几位先生所说皆金玉良言,朕心顿悟,盐引之事便遵从诸位之意行之吧。
」
刘健几人走在宫中夹道上,个个俱是阴沉着脸。
「木斋,老夫原本以为陛下年轻气盛,难免一时懵懂,待年齿渐长,终有
明理之时,而今看来,老夫错了。」
「晦庵不必自责,陛下身侧群小环绕,难免偏听偏信,只要去除奸佞,这
大明还是大明。」谢迁双手笼在袖中,目光炯炯。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刘健冷笑一声,「没想到这一日来得这么快,
贯道……」
韩文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听得刘健呼唤省过神来,「晦庵,何事?
」
「有一件事需你去做。」刘健眼神锐利,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