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大明天下 > 【大明天下】(60)

【大明天下】(60)

热门推荐:
p;  钱宁等人眉头一跳,这娘们是从哪儿来的,一张嘴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

    ,比锦衣卫还他妈直接。

    丁寿皱眉,「疆臣遇刺,必惊动朝野,法司深究起来,谁能脱得了干系,

    云娘你如今也是我府中的人了,少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江湖手段。」

    「是,妾身知错了。」杜云娘俯首认错,粉面含愁道:「惹不起,杀不得

    ,那这事情可就难办了。」

    「其实未必难办。」钱宁突然插嘴道。

    「哦?」丁寿来了兴趣:「说说看。」

    「这帮子文人不总喜欢舞文弄墨,以文言志么,买通几个下人小厮,将车

    震卿的文卷手稿弄出府来,牵强附会总能找出几处诽谤当朝、借古讽今的字句

    ,治他个大不敬罪,还不易如反掌。」钱宁将一只手翻掌握拳,得意说道。

    江彬眼睛一亮,这事还用买通下人么,凭他内甥女婿的身份借阅几本手稿

    不成问题啊。

    楚楚面色一变,朱唇嗫喏几下,终是忍住没有出声。

    丁寿托着腮摇了摇头,道:「文字狱的事就算了,太他妈下作。天下人等

    若连写文发声都究之以罪,不得畅所欲言,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

    楚楚赞道:「老爷之言大善,国朝百余年来未有因文字获罪者,先帝时又

    曾颁《问刑条例》,不因言杀人载有明文,岂可因一车霆而开此风。」

    这话还真不是楚楚姑娘洗白大明朝,明朝皇帝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对书籍印

    刷和文化传播都持开明态度,更别提什么文字狱了。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摘引《闲中今古录摘抄》,说杭州教授徐一

    夔上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其中「光」、「圣」

    等字眼触动了曾经当过和尚的朱八八那脆弱的小心灵,结果马屁没拍好被咔嚓

    了,可实际上朱元璋人都驾崩了,那位被砍了的徐一夔还在活蹦乱跳的当官呢

    ;另外一位名僧来复被杀是因为卷入了胡惟庸谋反案,而不是写个「殊」字,

    被扣上了「歹朱」的罪名。

    当然,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也不是一本书都没禁过,总会有大臣跑过来说

    某某书怎么怎么不好,比如《剪灯新话》、《金瓶梅》之类的黄色书籍,士子

    不读圣贤书全抱着这玩意交流,得禁;山东一帮农民跑梁山上求招安,还不是

    看《水浒传》看得,必须禁;明朝皇帝大多耳根子软,禁就禁吧,不过禁得效

    果怎么样不过问,作者和书商也不追责,没多久那书就重新开始刊印,价格还

    涨了,禁书么,多好的噱头。

    在这种开明风气指引下,大明朝的中后期出版业呈井喷式发展,有功名的

    没功名的,当官的在野的,要不出几本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四大名著这

    还是良心作品,其他跟风之作生搬硬套,信口胡诌,什么野史秘闻,神鬼探案

    ,只要有人看就有同类的大批作品出现。

    明朝的写手们很是明白一个道理,读者的要求高于一切,《西游记》卖得

    好,立马跟风出三部来,当读者的口味给养刁了的时候,大家就把素材转向皇

    宫里的朱家老小了。

    于是洪武帝的文字狱和妃嫔殉葬,万贞儿妒杀皇子等等当时在明实录中只

    字未提的情节,百十年后在各种拾遗、野史中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大明百姓的

    窥私欲,如果要说朱皇帝一点不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