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大明天下 > 【大明天下】(53)

【大明天下】(53)

热门推荐:

    升曾经站班的位置,想起一件事来。

    「诸卿,马爱卿致仕已有旬日,吏部仍是无,应着即推选能员补缺,今

    日便议议此事吧。」

    班首的几位阁老交换了下眼神,首辅刘健道:「万岁所言甚是,但天官冢

    宰乃九卿之首,其人选不可不慎重,待臣等廷议之后再将人选奏报陛下。」

    说的也有理,正德点了点头,这本就是突然想到的事,也没想着非要今天

    就选出人来。

    谢迁又突然出列,道:「万岁,前吏部右侍郎王鏊服父丧三年期已满,臣

    奏请起用其为吏部左侍郎。」

    「王师傅?」正德来了兴趣,王鏊曾任东宫太子谕德,与小皇帝有师生之

    谊,自无不可,他想的却是另一档子

    ??地

    事,当即道:「先生说的不错,朕当亲自

    到江南接王师傅来京,重叙师徒之情。」

    我刚才说什么了,谢迁被小皇帝的跳跃思维给惊着了,怎么就扯到下江南

    了,「万岁不可,陛下九五之尊不能擅离京畿,使朝堂空置。」

    李东阳劝奏道:「万岁尊师之心天日可鉴,也不必拘泥表象,传下一道诏

    书也就罢了。」

    本来眯着眼睛打瞌睡的朝中大臣纷纷上奏,反正皇上离开京城就是不行,

    于理不,于国无益,好像小皇帝一出了京城就会天下大乱。

    最后正德皇帝只得抱着被吵炸了的脑袋,举手认输,若是他知道二年后

    有爷孙两个皇帝一趟又一趟的下江南,不但当时没人敢拦,再过二来年一个

    被吹捧成千古一帝,一个被冠以风流天子,他会不会跳起脚来骂娘。

    群臣皆大欢喜,肯听文臣话的皇帝才是好皇帝,皇上从善如流的废话又说

    了一通,便散朝了,谁会留意一个长脸的老家伙眼神中的愤懑之色。

    ************

    一间布置典雅的书房,一名古稀老者提笔写字。

    老者停书落笔,细看上好宣纸上墨汁淋漓的「忍」字,嘿然道:「忍字心

    头一把刀,为何这把刀总是插在老夫心头。」

    老者乃是吏部右侍郎焦芳,这老儿是天顺八年甲申科的进士,说起甲申这

    一科进士可谓人才济济,堪称大明朝的「黄埔四期」,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

    都察院左都御使戴珊、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南京

    户部尚书王轼、户部右侍郎陈清、礼部右侍郎谢铎和工部右侍郎张达,十人都

    身居庙堂高位,焦芳官居三品,吏部卿贰,虽是比不得李东阳、刘大夏等人,

    也是位高权重。

    可自家有苦自家知,焦芳这大半辈子官当得不易,三十岁就高中进士,本

    可平步青云,却处处受人压制,英宗朝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

    入内阁。新科进士通常任职翰林院熬资历,待得期满或升或外放,平步青云。

    焦芳编修期满,本该升任学士,时任内阁的彭华常与首辅万安言谈焦芳不学无

    术,万安便对人言,「不学无术如焦芳这样的,还能当学士」,这话传到焦芳

    耳朵里,河南人的驴脾气当时就犯了,放出话来,老子要是当不上学士,就在

    大街上把彭华给宰了。彭阁老被吓着了,赶紧找万安给他升了学士。

    官是升了,人也得罪完了,谁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11】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