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走出吴庄》 > 走出吴庄(十五)阴差阳错

走出吴庄(十五)阴差阳错

热门推荐:
一边想一边再重新审视这位园,只见她正低了头浇水,并且不时地往小苗根部培土。柔和的晨光正映射到她的浓发上、面庞上。她额头的发梢上、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细碎的水珠。不知是汗珠还是早晨的雾气凝结而成。那黑发、红颜和晶亮的跳动的水珠,在光与影的晃动中瞬息万变。小青年觉得自己遇到了朝阳使者、晨光女神。在太阳开启天幕的时刻,在超现实的霞光里,象文景这样被赋予天然美姿的女性,不大可能不打动人。更何况是敏感的诗人呢?<:p></:p>

    &ldqu;这样吧。你跟我来。&rdqu;小青年竟然把她领到一个鲜为人知的水源跟前。这是个被淘汰的给火车注水的水龙头。在铁路边儿的地下,上面盖一个圆形铁盖。掀起铁盖,露出个半米深的桶形旱井。里边就有龙头开关、水龙头上还盘着两米多长的橡胶管子。这里离陆园很近。文景会意,喜不自禁。朝着小青年深深地鞠了一躬。<:p></:p>

    &ldqu;这可是绝对机密!&rdqu;小青年说。<:p></:p>

    &ldqu;只有陆园知道!&rdqu;文景应道。<:p></:p>

    日子在绿荫渐浓中丰润起来。赵春怀再不用到菜市场去买菜了。饭桌上却常有芹菜、西红柿、茄子等时鲜菜蔬。初秋时节,文景早早就扳了嫩玉茭,送给左邻右舍尝鲜。于是,大家都夸老赵福气大,走了个又馋又懒的搅家婆,娶了位勤俭持家的七仙女。那小青年还写了首&ldqu;赠陆园人&rdqu;的诗,送给文景:<:p></:p>

    一枝出墙的红杏<:p></:p>

    唤醒了沉睡的春天<:p></:p>

    披着霞光的女神<:p></:p>

    照亮了高塬,照亮了绿野<:p></:p>

    晨露洗她的面庞<:p></:p>

    东风梳她的发辫<:p></:p>

    关不住满园的浓绿<:p></:p>

    掩不牢心扉的笑靥<:p></:p>

    谁曾慨叹&ldqu;日当午&rdqu;的汗滴<:p></:p>

    笑傲须眉,笑傲&ldqu;盘中餐&rdqu;<:p></:p>

    出于礼貌,文景夸诗人最后两句特别好,翻出了新意。对诗人的情怀并不去认真体会。她只是为自己能成为职工家属中受欢迎的一员而高兴。从慧慧的来信中知道母亲很认药,身体比往常健康;文德已学会了自行车,常常带着同学们去兜风;父亲站在吴庄十字街井栏边也挺昂扬,开口闭口想提省城火车站。文景便很受安慰了。而这一切,都是受惠于赵春怀。想到此,竟然从过去的无奈中生出些优越感来。女孩儿能靠出嫁而一步登天的人还不太多呢!<:p></:p>

    确实,省城西站的职工家属们生活得自由自在,既舒适又平静。无论从经济地位还是从政治地位来说,在当时的会各阶层中,她们不上不下,不卑不亢。既不象农村那光荣的贫下中农婆姨们衣衫不整、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又不象上层人物那样为了地位和权势,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她们也不必为了附庸时尚而违心地办事说话,常常能放纵自然的情感。文景感到无论从身体还是从精神上,她都非常适这样的环境。<:p></:p>

    <:p> </:p>

    ※                        ※                       ※<:p></:p>

    <:p> </:p>

    文艺作品中描写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至死不渝的高尚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在衣食住行的问题、贫病交加的困境不曾解决的情况下,爱情常常被金钱收买、被权势降服。<:p></:p>

    在婚姻的抉择上陆文景没有抵挡住赵春怀的金钱攻势,最终做了他的续弦人。在情感生活中也必将缴械投降。老姓有句土话:时间久了抱块石头也会焖热。文人学士则说:时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更何况赵春怀已经经历过一次婚姻的破裂,已成为善于&ldqu;焖石头&rdqu;的人。他怕文景在闲暇时寂寞、烦闷,就给文景借了文艺书籍来看。见文景不怎么喜欢当时走红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设法借来了私下流传的《说岳全传》、《杨家将》、《新儿女英雄传》等书。有一次甚至从诗人那里搞到了外国名著:一本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middt;葛郎台》、另一本是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些书在农村是做梦也看不到的,真让文景大饱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