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他。
“李叔!我刚回来,这不想来看一下……那个谁嘛!”路师父给李叔打了个招呼,简单解释了两句。
李叔对他招了招手,路师父随着李叔来到了不远处的树荫下。
停下后,看李叔掏出了烟锅袋子,询问道:“叔,有事儿?”
李叔把烟点着,咂巴了两口,吐了一口烟雾,有些难为的说道:“路娃子,你还不知道秀莲家的事了?”
“什么事儿?”
“她家啊,把……把……”李叔又狠狠地抽了两口烟,气愤地说:“把女儿嫁给别人了!”
秀莲婶的女儿只有一个,那就是后来的师娘。
路师父听到这消息,宛如晴天霹雳,大喊道:“什么!”
“路娃子,你跟秀莲家定亲的事儿,大伙儿都知道,但没人愿意当这个恶人说给你听,今天我这张老脸拿出来,希望你先听我说完。”
“好,您说!我听!”
师娘的娘家,本来和普通农家没有区别,就是务农,自给自足,没有富贵,但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与路师父家同村,两家关系好,真要扯起来,还能找到自己跟邻村的那个谁是娘家的表姐,这个表姐又嫁给了她家侄子做媳妇儿之类的半个亲戚关系。陆家二儿子与自家小女儿眉来眼去,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两人看对眼了,就打算亲上加亲,把亲先定下来,等路师父学完艺,就回来正式结婚。
农村人讲究礼仪,跟城里人当个简单仪式不一样,非要相比,可以比作城里人更理解的东西,一种契约,由天地作证的契约。
定亲礼仪已成,不是说不能悔婚,而是得经过另外一套礼仪,或者说手续,来请各方见证,这个事儿算了。当事人在场,是最基本的事情。但师娘的娘家坏了规矩,没有跟路师父说,更是没有跟路家打招呼,直接把女儿嫁给了别人。
那家人是城里的,在这里能被叫城里的只有一个地方——长安。
长安现在已经作为旧都,城里的老人更习惯叫西京城。虽然已经不是首都,但仍保留了完整的行政机构,作为第二首都存在。这里再小的官,对农村人来说,也是不可高攀的人物。
酒席是在上个月办的,那家人有钱,在村里办了三天流水席,又在城里的大酒店包了一个大宴会厅,请了几十桌客人。
也就是在村里办流水席的时候,这个小村庄的人才知道这件事。刚开始第一天还有人打抱不平,但第二天开始,不知道怎么了,流传着各种言论,然后第三天,连路家人也去坐了席。
“路娃子,现在木已成舟,我劝你啊,看开些,重新找个婆娘,生个大胖小子,比啥都强。”
“叔,你是让我忍下这口气?”路师父大喊道。
“哎……不忍又如何,现在法治社会了,人家走的是正规手续,已经领证了。”
这个消息比刚才更让路师父震惊,也就是说,她,是自愿的?
“不,不可能!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人家家里有钱,小汽车都有两辆,还是当官的!咱们村里多少未出阁的女娃子想着那为什么不是自己。”
“她不是那种人,她不是!”
“人家请的农业局的领导做的证婚人,那还有假?”
路师父心里已经信了八成,但他需要一个理由,需要一个自己亲自去见她的理由,由她亲口说出来,那么自己就死心。
不再多话,秀莲婶家已经搬到了亲家给安排的县城中,要知道她在哪,得先去找到秀莲婶的新家。
问了很多人,才知道地方。饭都顾不得吃,就骑上自行车,赶往县城,在天黑前到了秀莲婶的新家。
累得满头大汗,心中还有一股气憋着,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脾气,门砸得“咚咚咚”响,里面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谁呀?”
秀莲婶的声音就如点着炸药的火星子,让路师父顿时怒气上头,怒喊道:“开门!”
房门内的也听出来了是谁,心里有些发虚,毕竟理亏,但怕是不怕的,这里可是家属院,有专门值班的人负责巡逻呢。听这生气的样子,现在开门绝对会吃亏,赶紧联系门房。
没人开门,没人回应,更是激发路师父的怒气,手上砸门的力气更重。
“哎哎哎,干什么的,大吵大叫什么呢!”一个穿着制服巡逻的人听到动静,跑过来问。
被这人一打岔,心中那股邪火,冷了许多,脑子恢复了一点清明,如果是之前那种盛怒状态,可能等李秀莲开门之时,就是明年她们家全家的忌日了。
“噢,对不起,打扰了,是这样的,我媳妇儿被这家人拐卖了,所以我来讨个说法。”
巡逻的人狐疑地看了一眼,但还是按程序帮忙报了警。
警察很快就到了,敲开门,终于让路师父和秀莲婶坐下来谈了谈。
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路师父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跟她讨论什么,而是要获得一个信息,师娘嫁到了哪里。
两边先达成一个默契,告诉警察是个误会,送走了官方的人。两边再私下谈,谈是没什么可谈的,吵架倒是越吵越上头,随着路师父一句威胁爆出口,秀莲婶脱口而出:你去你去,我女婿就在长安xxxxx。
两天后。路师父来到了那个地方,没有门牌号,只能硬守,又守了一天一夜,也没见到师娘。
路师父睡了一觉后思考,这样不行,得换个方式。在附近找了个出力气的短工,混到了吃饭和睡觉的地方,然后开始不断在附近打听。
差不多一个月后,路师父终于听到了师娘的消息,心中一沉。
传言说,xxx的家里,娶了个农村媳妇儿,看着挺漂亮,好多人羡慕。但昨天听说那家媳妇儿做饭被刀划伤,送进了医院。
附近只有一家医院,路师父很快就找到了,说自己是师娘的农村亲戚,询问护士师娘在哪个病房。
“病人危险期还没有过,不方便接见!”护士回答道。
“危险期?什么危险期?”路师父问道。
“你是不是病人家属?连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就跑来了?”
“我只是听到她出事了就来了,什么都没来得及问。”路师父说得很真诚,着急的样子也溢于言表。
让小护士立马就脑补了什么剧情,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后,说道:“她在重症监护病房。”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
“李叔!我刚回来,这不想来看一下……那个谁嘛!”路师父给李叔打了个招呼,简单解释了两句。
李叔对他招了招手,路师父随着李叔来到了不远处的树荫下。
停下后,看李叔掏出了烟锅袋子,询问道:“叔,有事儿?”
李叔把烟点着,咂巴了两口,吐了一口烟雾,有些难为的说道:“路娃子,你还不知道秀莲家的事了?”
“什么事儿?”
“她家啊,把……把……”李叔又狠狠地抽了两口烟,气愤地说:“把女儿嫁给别人了!”
秀莲婶的女儿只有一个,那就是后来的师娘。
路师父听到这消息,宛如晴天霹雳,大喊道:“什么!”
“路娃子,你跟秀莲家定亲的事儿,大伙儿都知道,但没人愿意当这个恶人说给你听,今天我这张老脸拿出来,希望你先听我说完。”
“好,您说!我听!”
师娘的娘家,本来和普通农家没有区别,就是务农,自给自足,没有富贵,但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与路师父家同村,两家关系好,真要扯起来,还能找到自己跟邻村的那个谁是娘家的表姐,这个表姐又嫁给了她家侄子做媳妇儿之类的半个亲戚关系。陆家二儿子与自家小女儿眉来眼去,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两人看对眼了,就打算亲上加亲,把亲先定下来,等路师父学完艺,就回来正式结婚。
农村人讲究礼仪,跟城里人当个简单仪式不一样,非要相比,可以比作城里人更理解的东西,一种契约,由天地作证的契约。
定亲礼仪已成,不是说不能悔婚,而是得经过另外一套礼仪,或者说手续,来请各方见证,这个事儿算了。当事人在场,是最基本的事情。但师娘的娘家坏了规矩,没有跟路师父说,更是没有跟路家打招呼,直接把女儿嫁给了别人。
那家人是城里的,在这里能被叫城里的只有一个地方——长安。
长安现在已经作为旧都,城里的老人更习惯叫西京城。虽然已经不是首都,但仍保留了完整的行政机构,作为第二首都存在。这里再小的官,对农村人来说,也是不可高攀的人物。
酒席是在上个月办的,那家人有钱,在村里办了三天流水席,又在城里的大酒店包了一个大宴会厅,请了几十桌客人。
也就是在村里办流水席的时候,这个小村庄的人才知道这件事。刚开始第一天还有人打抱不平,但第二天开始,不知道怎么了,流传着各种言论,然后第三天,连路家人也去坐了席。
“路娃子,现在木已成舟,我劝你啊,看开些,重新找个婆娘,生个大胖小子,比啥都强。”
“叔,你是让我忍下这口气?”路师父大喊道。
“哎……不忍又如何,现在法治社会了,人家走的是正规手续,已经领证了。”
这个消息比刚才更让路师父震惊,也就是说,她,是自愿的?
“不,不可能!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人家家里有钱,小汽车都有两辆,还是当官的!咱们村里多少未出阁的女娃子想着那为什么不是自己。”
“她不是那种人,她不是!”
“人家请的农业局的领导做的证婚人,那还有假?”
路师父心里已经信了八成,但他需要一个理由,需要一个自己亲自去见她的理由,由她亲口说出来,那么自己就死心。
不再多话,秀莲婶家已经搬到了亲家给安排的县城中,要知道她在哪,得先去找到秀莲婶的新家。
问了很多人,才知道地方。饭都顾不得吃,就骑上自行车,赶往县城,在天黑前到了秀莲婶的新家。
累得满头大汗,心中还有一股气憋着,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脾气,门砸得“咚咚咚”响,里面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谁呀?”
秀莲婶的声音就如点着炸药的火星子,让路师父顿时怒气上头,怒喊道:“开门!”
房门内的也听出来了是谁,心里有些发虚,毕竟理亏,但怕是不怕的,这里可是家属院,有专门值班的人负责巡逻呢。听这生气的样子,现在开门绝对会吃亏,赶紧联系门房。
没人开门,没人回应,更是激发路师父的怒气,手上砸门的力气更重。
“哎哎哎,干什么的,大吵大叫什么呢!”一个穿着制服巡逻的人听到动静,跑过来问。
被这人一打岔,心中那股邪火,冷了许多,脑子恢复了一点清明,如果是之前那种盛怒状态,可能等李秀莲开门之时,就是明年她们家全家的忌日了。
“噢,对不起,打扰了,是这样的,我媳妇儿被这家人拐卖了,所以我来讨个说法。”
巡逻的人狐疑地看了一眼,但还是按程序帮忙报了警。
警察很快就到了,敲开门,终于让路师父和秀莲婶坐下来谈了谈。
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路师父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跟她讨论什么,而是要获得一个信息,师娘嫁到了哪里。
两边先达成一个默契,告诉警察是个误会,送走了官方的人。两边再私下谈,谈是没什么可谈的,吵架倒是越吵越上头,随着路师父一句威胁爆出口,秀莲婶脱口而出:你去你去,我女婿就在长安xxxxx。
两天后。路师父来到了那个地方,没有门牌号,只能硬守,又守了一天一夜,也没见到师娘。
路师父睡了一觉后思考,这样不行,得换个方式。在附近找了个出力气的短工,混到了吃饭和睡觉的地方,然后开始不断在附近打听。
差不多一个月后,路师父终于听到了师娘的消息,心中一沉。
传言说,xxx的家里,娶了个农村媳妇儿,看着挺漂亮,好多人羡慕。但昨天听说那家媳妇儿做饭被刀划伤,送进了医院。
附近只有一家医院,路师父很快就找到了,说自己是师娘的农村亲戚,询问护士师娘在哪个病房。
“病人危险期还没有过,不方便接见!”护士回答道。
“危险期?什么危险期?”路师父问道。
“你是不是病人家属?连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就跑来了?”
“我只是听到她出事了就来了,什么都没来得及问。”路师父说得很真诚,着急的样子也溢于言表。
让小护士立马就脑补了什么剧情,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后,说道:“她在重症监护病房。”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