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惋惜道:“那便无能为力了。”
其实,他完全可以用王府的马车,只是这没便宜的事,绍节可不干。再说了,这女人嘴上说得好听,谁不知道她是怕王兄“误会”?
恩萃沅抿着嘴唇,心中暗恼,却无可奈何,只得默默转身。
这天杀的,连马车都不舍得让我坐一坐。
不过想到以后可以跟人吹嘘,“恪亲王很喜欢我,叫我去他府上,陪他弹琴下棋,吟风赏月。恪亲王真是温柔又英俊,才华横溢的男子,这么完美的男人,竟然会看上我呢......姐妹,你那位公子想必也不输恪亲王吧。”不禁又心花怒放。
今天这趟车费,花得值了。下回见王爷,可得挑个离家近些的地方。
春雨淅淅沥沥,空气中尚带湿冷。高楼上,宝嘉行一袭青色文士衫,满头白发,正倚着栏杆,望向远处,那里有一座楼正在修建,工匠们冒着小雨忙碌,不时擦拭汗珠。
宝嘉行身旁,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年龄相仿,态度却极为谦卑,连连拱手道:“农斋先生,犬子宝层的仕途,还望照拂。”
“唉。”宝嘉行轻叹道:“旭意兄,我们既是同僚,更是同族,贤侄之事,我岂能不忧?说出来怕您笑话,我也快六十岁的人了,竟深陷情网,颇为烦心。那女子呵,眉目间尽是才情风骨,我念她至深,这‘我闻楼’,取如是我闻之意,正是为她而建。”说到此处,遥指远处那新楼,语气中竟带些温柔,“赎她出青楼,自然要用不少银两。我老朽一介书生,能有几多积蓄?如今处处周转为难,实在无力顾及旁事。”
他话说得温和,又带几分疲惫,好像不是在拒绝,而是在陈情。
宝旭意的脸微微涨红,却仍忍耐着,低声问道:“先生若有指点……”
宝嘉行拂了拂袍袖,轻声道:“若是世侄的家人,真有一份心意,便替我分一分这情债,也好令我少些愧疚。你我之间,自不必言明,旭意兄明白便是。”
宝旭意一咬牙,截口道:“先生需要多少,我当尽力而为。”
宝嘉行嘴角勾出一个弧度,道:“三千两银。”
宝旭意微微扶额,道:“我这就去想办法。”说完便急匆匆转身离去。
宝嘉行眯着眼睛,满面春风,仿佛年轻了许多。楼梯间“噔噔”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他仿佛看见舞榭歌台上,书如是那柔嫩美丽的脸庞,朝着他微笑。娇柔曼妙的身体,越来越靠近。
他那根枯朽的鸡巴,竟似有了反应。
就在文会当晚,众人散去,书如是独留下他,脸带羞涩地递来一幅诗作。
“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暗,千行墨妙破冥蒙。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这分明是表明心迹,将他比为国士,并暗藏相许之意。
宝嘉行得意已极,当场占诗一首:文君放诞想流风,脸际眉间讶许同。枉自梦刀思燕婉,还将抟土问鸿蒙。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台也自雄。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从。
书如是一听,不禁喜上眉梢。只见她低首垂眸,面若桃花,尽显女儿家情态,咬着唇道:“口说无凭,我要你为我盖一座楼,楼名我闻。”
那夜与她通宵论诗,意犹未尽,须得早早迎她进门,日夜吟诗相和。
想到那晚,宝嘉行不禁捋了捋胡须,颇为得意。
那么多青年才俊,仕林高儒,最终她还是看中了他。
至于那个小王爷,哼,纨绔子弟,丧性败德,不值一提。
待我闻楼盖成,便是他金屋藏娇的日子。
“老夫聊为秉烛游,青春浑似在红楼。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平生百岁忧。”
虽然他早早地有了妻子,后来又有了两位妾室,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嫖。在他的潜意识里,书如是仍然是“红楼”的一部分,他只是把红楼搬进了家。
“书如是啊书如是,你何其有幸,得以遇上我这良人,救你出苦海。”宝嘉行陶醉地想道。
与此同时,书如是端坐梳妆镜前,梳理着如云秀发,喃喃道:“他愿为我写诗百篇,却未必肯予我立足一席。”镜子里的容颜,仍然青春貌美,却苍白凄凉,宛如已死过千百回。“那便让他亲手盖那座楼。诗可以忘,楼不能拆。哪怕日后他要舍我而去,也须先搬空他自己的脸面。”
(三十四)宫廷只影不胜寒
昊宁帝提着下袍,急切地奔进了荣极殿。两名侍卫尾随,目送皇帝入内后,左右把守住门口。
荣极殿是皇贵妃藤洛丹舟之寝宫,贵妃出身琉璃朝岐族世家,元启元年,琉太祖率芝族同袍,击败岐族,统一全国,藤洛家为新朝所用,统合新旧仕林,人才辈出,至于今日。
贵妃之兄长藤洛启法,文武双全,科举中进士第三十七名入仕,镇边平叛屡建奇功,如今官至大将军,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更受九锡。
由此朝堂内外,无不慑服。其路遇芝族王公贵族,亦不跪拜,一些旁落宗室甚至反而拜他。更常与厉亲王绍烈辛书信互斥。芝族王公对此多有不满,担忧岐族势力过盛,终成大祸。
懿显皇贵妃藤洛丹舟,五年前进宫时年仅十六,生得肤白如雪,娇俏可爱,又才情兼具,懂规矩,知礼仪。
宫中规矩,皇后在世时不得册封皇贵妃,而藤洛丹舟短短几年,便破例受封皇贵妃。可惜,生两子皆早夭,此时刚生下皇十四女不过半月。
细数这五年间,昊宁帝子女,竟全是懿显皇贵妃所出。
富丽的荣极殿内,却氤氲着不相称的愁云惨雾。远远听到皇贵妃的抽泣声,宫女们跪在地上不住求饶。
内殿的香炉依旧袅袅,帷幔轻垂,
眼见绍涂辛心急火燎地冲进内殿,众人赶忙请安。
藤洛丹舟也拖着摇摇欲坠的身子下榻,正要跪拜,却被皇帝一把扶住。
“爱妃,免礼。”绍涂辛小心翼翼地把她扶到床上,喉咙发紧。“皇儿......怎么样了?”
藤洛丹舟倒在皇帝肩膀上,声泪俱下,发鬓凌乱,指甲深深嵌入锦被之中:“臣妾照护不周......惊了她……他才……才走的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
其实,他完全可以用王府的马车,只是这没便宜的事,绍节可不干。再说了,这女人嘴上说得好听,谁不知道她是怕王兄“误会”?
恩萃沅抿着嘴唇,心中暗恼,却无可奈何,只得默默转身。
这天杀的,连马车都不舍得让我坐一坐。
不过想到以后可以跟人吹嘘,“恪亲王很喜欢我,叫我去他府上,陪他弹琴下棋,吟风赏月。恪亲王真是温柔又英俊,才华横溢的男子,这么完美的男人,竟然会看上我呢......姐妹,你那位公子想必也不输恪亲王吧。”不禁又心花怒放。
今天这趟车费,花得值了。下回见王爷,可得挑个离家近些的地方。
春雨淅淅沥沥,空气中尚带湿冷。高楼上,宝嘉行一袭青色文士衫,满头白发,正倚着栏杆,望向远处,那里有一座楼正在修建,工匠们冒着小雨忙碌,不时擦拭汗珠。
宝嘉行身旁,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年龄相仿,态度却极为谦卑,连连拱手道:“农斋先生,犬子宝层的仕途,还望照拂。”
“唉。”宝嘉行轻叹道:“旭意兄,我们既是同僚,更是同族,贤侄之事,我岂能不忧?说出来怕您笑话,我也快六十岁的人了,竟深陷情网,颇为烦心。那女子呵,眉目间尽是才情风骨,我念她至深,这‘我闻楼’,取如是我闻之意,正是为她而建。”说到此处,遥指远处那新楼,语气中竟带些温柔,“赎她出青楼,自然要用不少银两。我老朽一介书生,能有几多积蓄?如今处处周转为难,实在无力顾及旁事。”
他话说得温和,又带几分疲惫,好像不是在拒绝,而是在陈情。
宝旭意的脸微微涨红,却仍忍耐着,低声问道:“先生若有指点……”
宝嘉行拂了拂袍袖,轻声道:“若是世侄的家人,真有一份心意,便替我分一分这情债,也好令我少些愧疚。你我之间,自不必言明,旭意兄明白便是。”
宝旭意一咬牙,截口道:“先生需要多少,我当尽力而为。”
宝嘉行嘴角勾出一个弧度,道:“三千两银。”
宝旭意微微扶额,道:“我这就去想办法。”说完便急匆匆转身离去。
宝嘉行眯着眼睛,满面春风,仿佛年轻了许多。楼梯间“噔噔”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他仿佛看见舞榭歌台上,书如是那柔嫩美丽的脸庞,朝着他微笑。娇柔曼妙的身体,越来越靠近。
他那根枯朽的鸡巴,竟似有了反应。
就在文会当晚,众人散去,书如是独留下他,脸带羞涩地递来一幅诗作。
“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暗,千行墨妙破冥蒙。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这分明是表明心迹,将他比为国士,并暗藏相许之意。
宝嘉行得意已极,当场占诗一首:文君放诞想流风,脸际眉间讶许同。枉自梦刀思燕婉,还将抟土问鸿蒙。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台也自雄。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从。
书如是一听,不禁喜上眉梢。只见她低首垂眸,面若桃花,尽显女儿家情态,咬着唇道:“口说无凭,我要你为我盖一座楼,楼名我闻。”
那夜与她通宵论诗,意犹未尽,须得早早迎她进门,日夜吟诗相和。
想到那晚,宝嘉行不禁捋了捋胡须,颇为得意。
那么多青年才俊,仕林高儒,最终她还是看中了他。
至于那个小王爷,哼,纨绔子弟,丧性败德,不值一提。
待我闻楼盖成,便是他金屋藏娇的日子。
“老夫聊为秉烛游,青春浑似在红楼。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平生百岁忧。”
虽然他早早地有了妻子,后来又有了两位妾室,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嫖。在他的潜意识里,书如是仍然是“红楼”的一部分,他只是把红楼搬进了家。
“书如是啊书如是,你何其有幸,得以遇上我这良人,救你出苦海。”宝嘉行陶醉地想道。
与此同时,书如是端坐梳妆镜前,梳理着如云秀发,喃喃道:“他愿为我写诗百篇,却未必肯予我立足一席。”镜子里的容颜,仍然青春貌美,却苍白凄凉,宛如已死过千百回。“那便让他亲手盖那座楼。诗可以忘,楼不能拆。哪怕日后他要舍我而去,也须先搬空他自己的脸面。”
(三十四)宫廷只影不胜寒
昊宁帝提着下袍,急切地奔进了荣极殿。两名侍卫尾随,目送皇帝入内后,左右把守住门口。
荣极殿是皇贵妃藤洛丹舟之寝宫,贵妃出身琉璃朝岐族世家,元启元年,琉太祖率芝族同袍,击败岐族,统一全国,藤洛家为新朝所用,统合新旧仕林,人才辈出,至于今日。
贵妃之兄长藤洛启法,文武双全,科举中进士第三十七名入仕,镇边平叛屡建奇功,如今官至大将军,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更受九锡。
由此朝堂内外,无不慑服。其路遇芝族王公贵族,亦不跪拜,一些旁落宗室甚至反而拜他。更常与厉亲王绍烈辛书信互斥。芝族王公对此多有不满,担忧岐族势力过盛,终成大祸。
懿显皇贵妃藤洛丹舟,五年前进宫时年仅十六,生得肤白如雪,娇俏可爱,又才情兼具,懂规矩,知礼仪。
宫中规矩,皇后在世时不得册封皇贵妃,而藤洛丹舟短短几年,便破例受封皇贵妃。可惜,生两子皆早夭,此时刚生下皇十四女不过半月。
细数这五年间,昊宁帝子女,竟全是懿显皇贵妃所出。
富丽的荣极殿内,却氤氲着不相称的愁云惨雾。远远听到皇贵妃的抽泣声,宫女们跪在地上不住求饶。
内殿的香炉依旧袅袅,帷幔轻垂,
眼见绍涂辛心急火燎地冲进内殿,众人赶忙请安。
藤洛丹舟也拖着摇摇欲坠的身子下榻,正要跪拜,却被皇帝一把扶住。
“爱妃,免礼。”绍涂辛小心翼翼地把她扶到床上,喉咙发紧。“皇儿......怎么样了?”
藤洛丹舟倒在皇帝肩膀上,声泪俱下,发鬓凌乱,指甲深深嵌入锦被之中:“臣妾照护不周......惊了她……他才……才走的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