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我上次在您柜子中找衣服,那东西掉出来了。”
“啊,羞死人了”玉娘把脸紧紧贴在了他的胸口。
“不过娘,你的那个,好像还没有我的大呀。”
“呸呸呸,不要说了……”玉娘的头都恨不能钻到张旭的胸口里去了。
“娘,有点渴了,把酒杯给端过来呗。”
“哦”玉娘稍稍起身,伸出玉臂端起了桌上的杯子,一对玉乳压在了张旭的脸上。
张旭张口,叼住了一颗奶头,吮吸了起来。
玉娘拍了他一巴掌,“都多大了,娘哪里还有N喂你!”
说着她把酒杯放到自己唇间,一口饮尽。
“娘,是我渴了……”张旭还没说完,结果便被玉娘的唇封住了,醇香微涩的酒硬e随着她的香舌一同渡了进来。
张旭咕咚咕咚咽了几口,不仅醇香,而且甜美。
二人又缠绵了一阵,直到水慢慢变凉,这才从木桶中出来。
穿好衣服后,张旭坐在桌边继续吃饭,这几天在考场里可受够了罪,吃不好睡不好的。
玉娘站在他身后,给他梳头发,稍稍打了个松松的发髻,用一根木簪挽住,她自己的头发也湿了,披散在身后,直到腰间。
“这次秋闱考的怎么样啊旭儿,听说主考官是位饱学的名儒,他出的题难吗?”
张旭吞掉一块五花肉,唔哝着说道:“也还好吧,四书五经以及各种注解,我早就都倒背如流了,只是最后一场的策论,题目是《论平辽方略》”
张旭说着呵呵笑了起来,“这道题一定会难倒许多人,但是我和世子在王府里闲时没干过别的,一直在讨论辽东的局势,所以对我来说,这道题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一般。”
玉娘见他x有成竹也便不再说什么,听他谈起了世子,玉娘想起一事。
“旭儿,你,你和王爷王妃的事情,世子知道吗?”
张旭闻言叹了口气,把筷子放到了桌上,“世子不知道,每次和王爷王妃做那事,他们都会提前把世子支出府去。”
玉娘侧着身子坐到了他腿上,双手抱着他的脖子,“那万一,被世子知道了,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感情啊?”
“不知道。”
玉娘也叹了口气,她心中有时也会发酸,但他们母子已经和王府绑到一起了,这么多年的感情,怎么能断的开。
“对了旭儿,再告诉你一间喜事,你舅母有身孕了……”
张旭一惊,随即装出一副惊喜的样子,“是呀,那舅舅舅母一定要高兴坏了。”
“是呀,程家要有后了。”
“几个月了呀?”
“快三个月了。”
张旭说着,心里却在飞快的计算着日子,他和舅母已经很久都没做过那事了,一是现在娘和王妃基本能满足他的欲望,二来和舅母私通总是让他感觉对不起舅舅。
“哦快三个月啦。”张旭心里松了口气,那应该不是自己的了。
是舅舅的?可他们这么多年也没有再生过孩子啊,难道舅母又私通了旁人?
第080章:张家解元
九月中旬,到了乡试放榜的日子。
舅舅舅母都到了张旭家中,几人焦急的等着消息,但张旭却仿佛并不太在意,仍是该吃吃,该喝喝。
张艳已经显怀了,腰比原来粗了足足一圈,身子也愈发笨重起来,一边喝茶一边同玉娘聊着天。
“玉娘你最近气色越来越好了,看这小脸蛋嫩的,在外面说你未出阁都有人信。”
玉娘脸色羞红着回到,“快别笑话我了嫂子。”
这时程玉树插话道:“玉娘,旭儿也不小了,得给他安排亲事了吧,前几天在县里碰到王县丞还跟我提这事来着。”
玉娘看了眼张旭说道,“前段时间倒是来了不少媒婆,但旭儿说他的婚事王爷说过要给他做主。”
“哦,”程玉树沉吟了一声,“那便好了,王府那边定不会亏待了旭儿。”
张艳在旁边翻了个白眼,“就县里那个读了半辈子书,结果只考了个举人的王县丞呀,生了个漂亮闺女就总想着攀高枝,找他当老丈人,那以后咱们旭儿中了状元见面谁给谁行礼呀?”
程玉树呵呵笑了起来,“那以后他再跟我提这事,我直接回了他。”
玉娘端起茶盏,眼睛却偷偷看向旁边的张旭,张旭也正好看向她,偷偷向她做了个鬼脸,玉娘脸更红了。
几人说说笑笑聊着天,正这时门外一阵吵嚷,有人扣响了门环。
程玉树眼睛一亮,“来了。”
说着起身向大门走去,几人也都紧紧跟在他身后,张旭搀着舅母,不住的叫她慢点。
程玉树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三个府丁,其中一个手中拿着大红的帖子,外面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等着讨赏的乡邻。
其中一个府丁躬身行了一礼,“敢问可是张旭张老爷,恭喜您高中了,甲子科乡试头名解元。”
程玉树老脸一红,忙摆手,“不是不是,我不是张旭。”
他考科举也考了半辈子,结果只有个秀才的出身,近些年年岁渐长,求取功名之心也渐渐淡了。
“旭儿,”他叫了一声把张旭从身后拉了出来,“这才是新科解元。”
几个府丁都是一愣,没想到这解元老爷竟是个孩子。
那领头的府丁一拍脑门,“哎呦小的该死,您就是那位宁王爷的义子,号称能连中三元的张少爷啊,您看我这记X。”
其实张旭早就已经名满京城了,尤其在他一刀劈了顺天府尹之后,但这几个府丁打死也想不到,张家少爷竟然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更想不到他竟然就住在这么个小破院子里。
玉娘满脸喜色,拿出银包,每位府丁给封了五两的赏钱,剩下的碎银给了围观的一位长者,让他给乡邻们分分,沾点喜气。
三个府丁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同时说道:“谢老太……呃谢大奶奶赏。”
几人本想说老太太,但看这女子实在太是年轻,忙改了口。
刚送走府丁,又是三匹快马疾驰而来,远远的就喊道,“县令张大人恭喜张老爷高中,特送来贺仪。”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啊,羞死人了”玉娘把脸紧紧贴在了他的胸口。
“不过娘,你的那个,好像还没有我的大呀。”
“呸呸呸,不要说了……”玉娘的头都恨不能钻到张旭的胸口里去了。
“娘,有点渴了,把酒杯给端过来呗。”
“哦”玉娘稍稍起身,伸出玉臂端起了桌上的杯子,一对玉乳压在了张旭的脸上。
张旭张口,叼住了一颗奶头,吮吸了起来。
玉娘拍了他一巴掌,“都多大了,娘哪里还有N喂你!”
说着她把酒杯放到自己唇间,一口饮尽。
“娘,是我渴了……”张旭还没说完,结果便被玉娘的唇封住了,醇香微涩的酒硬e随着她的香舌一同渡了进来。
张旭咕咚咕咚咽了几口,不仅醇香,而且甜美。
二人又缠绵了一阵,直到水慢慢变凉,这才从木桶中出来。
穿好衣服后,张旭坐在桌边继续吃饭,这几天在考场里可受够了罪,吃不好睡不好的。
玉娘站在他身后,给他梳头发,稍稍打了个松松的发髻,用一根木簪挽住,她自己的头发也湿了,披散在身后,直到腰间。
“这次秋闱考的怎么样啊旭儿,听说主考官是位饱学的名儒,他出的题难吗?”
张旭吞掉一块五花肉,唔哝着说道:“也还好吧,四书五经以及各种注解,我早就都倒背如流了,只是最后一场的策论,题目是《论平辽方略》”
张旭说着呵呵笑了起来,“这道题一定会难倒许多人,但是我和世子在王府里闲时没干过别的,一直在讨论辽东的局势,所以对我来说,这道题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一般。”
玉娘见他x有成竹也便不再说什么,听他谈起了世子,玉娘想起一事。
“旭儿,你,你和王爷王妃的事情,世子知道吗?”
张旭闻言叹了口气,把筷子放到了桌上,“世子不知道,每次和王爷王妃做那事,他们都会提前把世子支出府去。”
玉娘侧着身子坐到了他腿上,双手抱着他的脖子,“那万一,被世子知道了,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感情啊?”
“不知道。”
玉娘也叹了口气,她心中有时也会发酸,但他们母子已经和王府绑到一起了,这么多年的感情,怎么能断的开。
“对了旭儿,再告诉你一间喜事,你舅母有身孕了……”
张旭一惊,随即装出一副惊喜的样子,“是呀,那舅舅舅母一定要高兴坏了。”
“是呀,程家要有后了。”
“几个月了呀?”
“快三个月了。”
张旭说着,心里却在飞快的计算着日子,他和舅母已经很久都没做过那事了,一是现在娘和王妃基本能满足他的欲望,二来和舅母私通总是让他感觉对不起舅舅。
“哦快三个月啦。”张旭心里松了口气,那应该不是自己的了。
是舅舅的?可他们这么多年也没有再生过孩子啊,难道舅母又私通了旁人?
第080章:张家解元
九月中旬,到了乡试放榜的日子。
舅舅舅母都到了张旭家中,几人焦急的等着消息,但张旭却仿佛并不太在意,仍是该吃吃,该喝喝。
张艳已经显怀了,腰比原来粗了足足一圈,身子也愈发笨重起来,一边喝茶一边同玉娘聊着天。
“玉娘你最近气色越来越好了,看这小脸蛋嫩的,在外面说你未出阁都有人信。”
玉娘脸色羞红着回到,“快别笑话我了嫂子。”
这时程玉树插话道:“玉娘,旭儿也不小了,得给他安排亲事了吧,前几天在县里碰到王县丞还跟我提这事来着。”
玉娘看了眼张旭说道,“前段时间倒是来了不少媒婆,但旭儿说他的婚事王爷说过要给他做主。”
“哦,”程玉树沉吟了一声,“那便好了,王府那边定不会亏待了旭儿。”
张艳在旁边翻了个白眼,“就县里那个读了半辈子书,结果只考了个举人的王县丞呀,生了个漂亮闺女就总想着攀高枝,找他当老丈人,那以后咱们旭儿中了状元见面谁给谁行礼呀?”
程玉树呵呵笑了起来,“那以后他再跟我提这事,我直接回了他。”
玉娘端起茶盏,眼睛却偷偷看向旁边的张旭,张旭也正好看向她,偷偷向她做了个鬼脸,玉娘脸更红了。
几人说说笑笑聊着天,正这时门外一阵吵嚷,有人扣响了门环。
程玉树眼睛一亮,“来了。”
说着起身向大门走去,几人也都紧紧跟在他身后,张旭搀着舅母,不住的叫她慢点。
程玉树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三个府丁,其中一个手中拿着大红的帖子,外面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等着讨赏的乡邻。
其中一个府丁躬身行了一礼,“敢问可是张旭张老爷,恭喜您高中了,甲子科乡试头名解元。”
程玉树老脸一红,忙摆手,“不是不是,我不是张旭。”
他考科举也考了半辈子,结果只有个秀才的出身,近些年年岁渐长,求取功名之心也渐渐淡了。
“旭儿,”他叫了一声把张旭从身后拉了出来,“这才是新科解元。”
几个府丁都是一愣,没想到这解元老爷竟是个孩子。
那领头的府丁一拍脑门,“哎呦小的该死,您就是那位宁王爷的义子,号称能连中三元的张少爷啊,您看我这记X。”
其实张旭早就已经名满京城了,尤其在他一刀劈了顺天府尹之后,但这几个府丁打死也想不到,张家少爷竟然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更想不到他竟然就住在这么个小破院子里。
玉娘满脸喜色,拿出银包,每位府丁给封了五两的赏钱,剩下的碎银给了围观的一位长者,让他给乡邻们分分,沾点喜气。
三个府丁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同时说道:“谢老太……呃谢大奶奶赏。”
几人本想说老太太,但看这女子实在太是年轻,忙改了口。
刚送走府丁,又是三匹快马疾驰而来,远远的就喊道,“县令张大人恭喜张老爷高中,特送来贺仪。”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