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我在仙门当卧底 > 【我在仙门当卧底】第八章、第九章

【我在仙门当卧底】第八章、第九章

热门推荐:
25-04-21

 第八章

  丹霞峰,静室。

  光线,有些薄。

  风从窗外拂过,带来远处山峦的青翠气息,也带来一丝挥之不去的焦灼。

  苏菀支着下颌,柔荑无意识地攥着一只空了的药瓶。案上,几株半枯的灵草
散着淡淡的苦香,研钵里还沾着些许金色的粉末。

  晨辉斜斜地落在她脸上,照出眼下淡淡的青影。那张平日里温婉清丽的面容,
此刻写满了心事。指尖揉搓着衣角,像是要捻碎什么。

  「杂役处……」

  听来的词语,像细小的冰锥,扎在心上。

  她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是宗门里被遗忘的角落,是泥沼,是囚笼。

  她几乎能想象出阿幸此刻的模样——困在那劳苦之地,被无形的锁链缚住手
脚。人多眼杂,处处是监视的眼睛。

  他身上可还有伤。

  那夜石凹中难以言说的隐秘,在她脑海里萦绕不散。手指上仿佛还残留着滚
烫的触感。坚硬,贲张,带着惊人的生命力。少年在她怀中压抑的低吟,那浊白
喷溅时的灼热,以及她自己落荒而逃时的狼狈与心悸……

  苏菀的脸颊蓦地飞起红霞,连耳根都烫了起来,呼吸也跟着乱了一拍。

  自责,担忧,还有,她不敢深究的情愫。

  「都是因为我……」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像叹息。

  恰在这时,静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清冷的声音随之而来。

  「阿菀,我让你准备的凝神香,如何了?」

  是林渐。他依旧纤尘不染,丰神俊朗,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郁色
和不耐。

  「师兄。」苏菀连忙起身,将纷乱的心绪藏好,垂眸应道,「已经备下了,
只是有味辅材年份稍有不足,恐效果略有折扣……」

  「无妨。」林渐打断她,目光落在香炉上,带着审视,「我破关在即,心神
需得绝对宁静,半分差池都出不得。你近来似乎心事重重,莫要因此耽搁了炼丹。
这段时日,安心静修,少些外出走动,免得沾染上凡尘秽气,扰了我清修。」

  他的语气并非苛责,而是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吩咐,仿佛苏菀的存在,价值仅
在于此。至于她的心思,她的忧虑,他似乎从未真正留意过。

  「是,师兄。」苏菀的声音低了下去,唇角却依旧是温顺的笑意。

  林渐取了香,点点头转身便走。他的背影挺拔,却也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孤
峭。

  静室重归寂然。

  只余下炉火偶尔的「噼啪」轻响,更显空旷。

  苏菀望着那扇重新合拢的门,眼底的疲惫更深了些。心头那一点点残存的
对于道侣温情的期望,也如灰烬般冷却。

  他有他的大道,他的瓶颈,他的前程。

  而她,可以是他修行路上一件合用的器具,一个点缀门面的符号,却算不得
互诉衷肠、相濡以沫的伴侣。尤其在他修炼不顺时,这种疏离和挑剔便愈发明显。

  这份隔阂与孤独,反而让她更加去考虑那个同样独自挣扎的少年。

  她不能就这样放着阿幸不管。

  至少,她要为他做点什么。

  但要如何做?杂役处遍布眼线,直接去探望无异于自投罗网。

  苏菀在脑中飞快地思索着。

  目光落在药架上,那里是她最熟悉的领域。

  对了!药!

  刑法堂或许能探查灵力魔气,却未必精通药理。

  她走到药架前,清眸扫过一排排玉瓶瓷罐。很快,她心下有了主意。

  苏菀取出一只毫不起眼的青瓷小罐,先是在里面细细铺了一层专治跌打损伤
的外敷药膏——这药膏气味浓烈,能够活血化瘀,胜在便宜量大。杂役处最常用,
也最不引人注意。

  她沉吟片刻,接着又从自己私藏的锦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三枚丹丸。

  色泽温润,米粒大小,隐隐有毫光流转。

  「凝脉玉露丸」。是丹霞峰秘传的上品疗伤丹药,药性温和,最善修复受损经
脉,稳固气血。

  她将这三枚珍贵的丹丸仔细地嵌在底部,再用药膏抹平覆盖。从表面看,与
普通的外敷药一般无二。

  做完这一切,她又找来一张草纸,模仿着药事房管事的字迹写下用法用量。
又在末尾角落,用指甲轻轻划了一道极浅的印记。

  一切妥当,她将瓷罐拢入袖中,手心已沁出细密的汗。

  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罐药膏,送到阿幸手里。

  ……

  杂役处。

  汗味,尘土味,牲畜的秽气,还有劣质草药腐烂的味道。

  这里远比外门弟子的居所更加拥挤混乱,低矮的石屋像蚁穴般密集。

  余幸被塞进靠近马厩的一间小屋,屋里还挤着五个面色同样灰败的杂役。

  稻草铺成的床板散发着霉味。

  他这才知道,所谓的「待命」,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的囚禁。外门弟子参与早
课和领取基础份例的资格被剥夺,每日是最繁重的杂役,周围是麻木、鄙夷或幸
灾乐祸的目光。

  管事的呵斥,同伴的冷漠,还有暗处那若有若无的监视,构成了他此刻生活
的全部底色。

  日复一日。

  他不敢有丝毫异动,用敛息决藏好所有气息后,只留下畏惧和顺从。

  像是块被扔在角落里的石头。

  唯有一次,山下挑水路过石磊。那汉子头也不抬,与他擦肩时含混地嘟囔了
句「东边柴房,清静活轻」,便匆匆走远。

  余幸心中记下。

  内伤还在隐隐作痛。他的身体因为缺乏灵气滋养和休息,恢复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