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上。
我不想打扰妈妈此刻的心情,但望见妈妈消瘦的背影,就不禁感到一阵心紧。
我在长凳的另一边也坐了下来,缓缓将掌心贴住妈妈的手背。
妈妈骤然转过头来,即便在阴影中,也能看到那令人心碎的怒意。
我看不清妈妈的眼睛,于是鼓起勇气,在黑暗里和她对视起来。
妈妈想抽出手掌,却被我更加用力地按在远处。母子两就像在较劲一般,谁也不肯相让。
渐渐的,妈妈放弃了这个无聊的游戏,同时也明白我的心意,接受了这种独特的安慰方式。
我的心里泛起一丝喜悦,就这样保持着姿势一动不动,生怕引起妈妈的再次误会。
脑袋里的五感却开始无比清醒,不远处的花卉影影绰绰,夜风吹拂过肌肤带来凉意,藏在角落里的蛐蛐一唱一和,此起彼伏的声音在耳中不断放大。我认真听着,并不是从中得到什么感悟,而是为了将自己的心情转移。
当然不是因为生出了龃龉的想法,而是妈妈的理解让我受宠若惊。
在做出决定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会被妈妈训斥或者遭到冷遇的准备。
然而妈妈的反应超乎我的预料。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母子间的心意相通了。
这份源自接纳的喜悦让我不知所措,以至于在口腔里疯狂分泌津液,只能滚动喉咙,小心的将其吞咽下去。
我们只是一直坐着,不知过去了多久。
等到站起来的时刻,妈妈转身面对着灯光,我才看清楚那双红肿的眼眸。
妈妈的眼睫毛是很长的,在光线下投射出细密的影子,似乎在试图掩饰化不开的悲伤。
“很晚了,快睡吧。明天还要收拾行李。”妈妈平静地吩咐道。
今晚是一个平静的夜晚,正是太过平静,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东西,令人心蠢蠢欲动。
我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悸动,一把将妈妈抱住。
这已经超出了慰藉的范围,妈妈却没有拒绝。
一直感受着我的心绪慢慢平稳,妈妈才伸出双手,将我轻轻推开。
“你不用担心妈妈。”妈妈的话语依然柔和,在平静的声音下,藏着毋庸置疑的决绝。
或许是外婆离世的刺激,妈妈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要阻止之前错误的关系继续蔓延。
她不能再纵容下去,哪怕因此与儿子疏离,也要让这个家庭重回正轨。
“我……”
“睡觉吧。”妈妈带上了命令的口吻,一如曾经那个严厉的母亲。
不给我任何说话的机会,妈妈就已经抽身,快步进了屋里。
……
许多事情的发展隐秘而短暂,当我们回过神时,才体会到恍然醒悟的懊悔。
因为大多数人在生活的琐碎里,被磨砺得迟钝而麻木。所以在转瞬即逝的选择之中,全然不知自己失去了何物。
外婆的葬礼在短短几天后结束,从老家回到城里。
数日来经历的所有,仿佛都恍若隔世,似乎外婆从来都未曾离开。
只因我们早已习惯没有外婆的生活;或者该说,外婆远远没有进入过我们的生活。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我敬爱外婆,却也因为辈分的隔阂,只能将其作为一个可以敞开心扉的亲人。
看似什么都没变,实则许多改变早已隐藏在平静的日子里。
杨双双和宋文莉是请假回来的,匆匆又返回学校;慧姨也有机构的事务要忙,能挤出这么久时间,已经是给予外婆最大敬意;而姐姐也是将蓉城的计划提上行程,不日就要出发。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在与此同步进行。
家里很快就只剩下我和妈妈两个人的状态。
我能明显感受到妈妈对我的刻意疏远。
和前几次不一样,如果是之前是妈妈刻意强装出来的冷漠,这次妈妈只表现出淡淡的距离感。她不会刻意穿保守的衣服,也不会对我的种种行为产生提防,而是完全融入了一位母亲的角色:对我关爱有加,却又保持威严;对我的日常并不多加过问,但又紧抓学习生活。
妈妈展现出来的一举一动,都是如此自然而然。仿佛一名道行高深的清修者,内心已归于彻底平淡。
但这只是一部分。
妈妈对外婆的悼念,一刻也未曾停止。
她与外婆的深厚感情,不只是通过血浓于水的亲情建立起来的。更有从小到大,无数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回忆。
失去外婆,对妈妈来说是不仅仅失去了重要的亲人,更是失去了最亲密的朋友,最爱的母亲。
妈妈因此换上了一身黑色素服,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奶奶的遗照面前静坐,
妈妈并非僧侣或者道人,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倾诉着对外婆的思念。
我看在眼里,却也十分清楚,安慰是最苍白无力的,做不了任何事情。
当下唯有更加努力学习,暗自憋着一股劲,希望能给妈妈带来一个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妈妈其实在意的不是轻飘飘的成绩,而是成绩背后所代表的东西:努力、上进的品格,丰富的内涵品格与知识,这些将会是一个孩子未来人生的最大助力。
妈妈心里如此盼望。
可一串数字的回报,终究只是一张纸而已。
读书只是一个工具,有的人能用其敲开知识的大门,一样有人可以把它作为追名逐利的踏板,甚至更卑微一点,只是化为简历上的几个大字罢了。
我从来没爱过读书,只是妈妈喜欢看到这副认真的模样,所以我就给她看到。
这何尝不是在利用妈妈的爱呢。
如果妈妈是一个正常的中国式家长,这样的作法毫无意义。因为没有家长会在乎孩子为此付出了什么,而是视为天经地义。但妈妈的爱过于宽容、过于无私,以至于看见我装模做样的努力,都会发自内心的为我高兴。
恃宠而骄,我给自己做出了判断。
所以当拿到那张黑字白纸的成绩单时,我没有感到丝毫喜悦,脑袋里乱如麻絮。
我知道妈妈会为此展露笑容,即使她的心里被阴霾充斥,提不起半分兴致。
而我也会假惺惺的做出承诺,下次会考的更高分。
所有爱和温情,都在框定的公式里面进行,构成了所谓的亲情。
[ 本章完 ]【1】【2】
我不想打扰妈妈此刻的心情,但望见妈妈消瘦的背影,就不禁感到一阵心紧。
我在长凳的另一边也坐了下来,缓缓将掌心贴住妈妈的手背。
妈妈骤然转过头来,即便在阴影中,也能看到那令人心碎的怒意。
我看不清妈妈的眼睛,于是鼓起勇气,在黑暗里和她对视起来。
妈妈想抽出手掌,却被我更加用力地按在远处。母子两就像在较劲一般,谁也不肯相让。
渐渐的,妈妈放弃了这个无聊的游戏,同时也明白我的心意,接受了这种独特的安慰方式。
我的心里泛起一丝喜悦,就这样保持着姿势一动不动,生怕引起妈妈的再次误会。
脑袋里的五感却开始无比清醒,不远处的花卉影影绰绰,夜风吹拂过肌肤带来凉意,藏在角落里的蛐蛐一唱一和,此起彼伏的声音在耳中不断放大。我认真听着,并不是从中得到什么感悟,而是为了将自己的心情转移。
当然不是因为生出了龃龉的想法,而是妈妈的理解让我受宠若惊。
在做出决定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会被妈妈训斥或者遭到冷遇的准备。
然而妈妈的反应超乎我的预料。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母子间的心意相通了。
这份源自接纳的喜悦让我不知所措,以至于在口腔里疯狂分泌津液,只能滚动喉咙,小心的将其吞咽下去。
我们只是一直坐着,不知过去了多久。
等到站起来的时刻,妈妈转身面对着灯光,我才看清楚那双红肿的眼眸。
妈妈的眼睫毛是很长的,在光线下投射出细密的影子,似乎在试图掩饰化不开的悲伤。
“很晚了,快睡吧。明天还要收拾行李。”妈妈平静地吩咐道。
今晚是一个平静的夜晚,正是太过平静,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东西,令人心蠢蠢欲动。
我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悸动,一把将妈妈抱住。
这已经超出了慰藉的范围,妈妈却没有拒绝。
一直感受着我的心绪慢慢平稳,妈妈才伸出双手,将我轻轻推开。
“你不用担心妈妈。”妈妈的话语依然柔和,在平静的声音下,藏着毋庸置疑的决绝。
或许是外婆离世的刺激,妈妈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要阻止之前错误的关系继续蔓延。
她不能再纵容下去,哪怕因此与儿子疏离,也要让这个家庭重回正轨。
“我……”
“睡觉吧。”妈妈带上了命令的口吻,一如曾经那个严厉的母亲。
不给我任何说话的机会,妈妈就已经抽身,快步进了屋里。
……
许多事情的发展隐秘而短暂,当我们回过神时,才体会到恍然醒悟的懊悔。
因为大多数人在生活的琐碎里,被磨砺得迟钝而麻木。所以在转瞬即逝的选择之中,全然不知自己失去了何物。
外婆的葬礼在短短几天后结束,从老家回到城里。
数日来经历的所有,仿佛都恍若隔世,似乎外婆从来都未曾离开。
只因我们早已习惯没有外婆的生活;或者该说,外婆远远没有进入过我们的生活。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我敬爱外婆,却也因为辈分的隔阂,只能将其作为一个可以敞开心扉的亲人。
看似什么都没变,实则许多改变早已隐藏在平静的日子里。
杨双双和宋文莉是请假回来的,匆匆又返回学校;慧姨也有机构的事务要忙,能挤出这么久时间,已经是给予外婆最大敬意;而姐姐也是将蓉城的计划提上行程,不日就要出发。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在与此同步进行。
家里很快就只剩下我和妈妈两个人的状态。
我能明显感受到妈妈对我的刻意疏远。
和前几次不一样,如果是之前是妈妈刻意强装出来的冷漠,这次妈妈只表现出淡淡的距离感。她不会刻意穿保守的衣服,也不会对我的种种行为产生提防,而是完全融入了一位母亲的角色:对我关爱有加,却又保持威严;对我的日常并不多加过问,但又紧抓学习生活。
妈妈展现出来的一举一动,都是如此自然而然。仿佛一名道行高深的清修者,内心已归于彻底平淡。
但这只是一部分。
妈妈对外婆的悼念,一刻也未曾停止。
她与外婆的深厚感情,不只是通过血浓于水的亲情建立起来的。更有从小到大,无数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回忆。
失去外婆,对妈妈来说是不仅仅失去了重要的亲人,更是失去了最亲密的朋友,最爱的母亲。
妈妈因此换上了一身黑色素服,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奶奶的遗照面前静坐,
妈妈并非僧侣或者道人,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倾诉着对外婆的思念。
我看在眼里,却也十分清楚,安慰是最苍白无力的,做不了任何事情。
当下唯有更加努力学习,暗自憋着一股劲,希望能给妈妈带来一个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妈妈其实在意的不是轻飘飘的成绩,而是成绩背后所代表的东西:努力、上进的品格,丰富的内涵品格与知识,这些将会是一个孩子未来人生的最大助力。
妈妈心里如此盼望。
可一串数字的回报,终究只是一张纸而已。
读书只是一个工具,有的人能用其敲开知识的大门,一样有人可以把它作为追名逐利的踏板,甚至更卑微一点,只是化为简历上的几个大字罢了。
我从来没爱过读书,只是妈妈喜欢看到这副认真的模样,所以我就给她看到。
这何尝不是在利用妈妈的爱呢。
如果妈妈是一个正常的中国式家长,这样的作法毫无意义。因为没有家长会在乎孩子为此付出了什么,而是视为天经地义。但妈妈的爱过于宽容、过于无私,以至于看见我装模做样的努力,都会发自内心的为我高兴。
恃宠而骄,我给自己做出了判断。
所以当拿到那张黑字白纸的成绩单时,我没有感到丝毫喜悦,脑袋里乱如麻絮。
我知道妈妈会为此展露笑容,即使她的心里被阴霾充斥,提不起半分兴致。
而我也会假惺惺的做出承诺,下次会考的更高分。
所有爱和温情,都在框定的公式里面进行,构成了所谓的亲情。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