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久,怎会行如此背主求荣之举?刘劭此信,末
将收到后,未敢片刻耽搁,星夜赶来呈于殿下!末将之心,唯忠于陛下,忠于殿
下!」
刘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起身道:「沈将军,你既忠心,为何不早来
报?本王……本王如何信你?」
沈庆之叹道:「殿下,末将知殿下疑虑。然刘劭飞鸽传书,末将不敢擅自处
置,唯恐打草惊蛇,故连夜赶来。殿下若不信,末将愿交出兵权,任凭处置!末
将与殿下并肩作战,征讨蛮族,北抗索虏,已近十年,绝无丝毫谋害之心!」
刘骏听罢,心头一震,泪水再次涌上眼眶。他踉跄上前,跪下泣声道:「沈
将军,本王错怪了你!本王只道刘劭诱你叛变,险些误信谗言!若将军真要取本
王性命,本王只求……只求能与母亲诀别,了却孝道!」
沈庆之一惊,忙上前扶起刘骏,急声道:「殿下何出此言!末将蒙陛下厚恩,
怎会做出背主之事?刘劭逆乱篡位,罪不容诛!末将愿效死,助殿下讨逆!言罢,
他即刻便跪地叩头不止。
「将军快起!」刘骏泪流满面,忙起身扶起沈庆之:「沈将军如此忠义,本
王铭记于心!请起!本王……本王多谢将军!家国的安危,就拜托沈将军了!」
沈庆之起身,沉声道:「殿下,刘劭逆贼,人神共愤!末将虽曾为其部属,
但绝不与逆贼同流合污!今日之事,唯看殿下之力。末将愿率部为先锋,讨伐逆
贼!」
刘骏点头,眼中燃起斗志:「好!沈将军忠心,本王信之。明日召集诸将,
共商讨逆大计!」
同一时间,远在汉中南郑的中兵参军萧道成,正率军征讨仇池国。
军营中,夜色深沉,萧道成独坐帐中,翻阅斥候送来的军情。忽有亲兵急报:
「将军,建康急讯!」
萧道成接过飞鸽传书,拆开一看,脸色大变:「刘劭弑君叛乱?建康有变?!」
他猛地起身,来回踱步,沉声道:「刘劭此贼,果真狼子野心!」
亲兵问道:「将军,仇池未平,我军当如何?」
萧道成断然道:「国难当头,征讨仇池可缓,讨逆不可迟!传令,全军即刻
撤回南郑,顺汉水东下,与武陵王殿下会合!」
「得令!」亲兵即刻便领命而去。
萧道成负手而立,目光深邃。他与刘骏曾在荆湘并肩作战多年,情同手足。
如今建康有变,刘骏必是讨逆中流砥柱,他岂能袖手旁观?
在次日,位于巴口中军大帐内,刘骏高坐主位,左右分列沈庆之、柳元景、
薛安都、朱修之等将领,主簿颜竣侍立一旁,记录军议。帐外风声萧瑟,帐内气
氛凝重。
刘骏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刘劭弑君篡位,罪恶滔天!本王欲兴兵讨
逆,为父皇报仇,匡扶社稷。今日召诸位来,共商大计!」
沈庆之率先起身,拱手道:「殿下,刘劭据守建康,兵精粮足,然其弑君之
举,失尽人心!若速兴义兵,号召天下,逆贼必败!」
薛安都附和道:「沈将军所言极是!刘劭暴虐,朝臣离心,百姓怨声载道。
我军若挥师东进,定能一鼓作气,攻克建康!」
朱修之却皱眉道:「殿下,建康城高池深,刘劭尽握禁军,贸然进攻,恐难
速胜。况陛下此刻生死未明,若贸然兴兵,恐为逆贼所趁。」
柳元景冷哼:「朱将军何出此言?刘劭行如此大逆之举,人神共愤!若不速
讨,恐使四方藩镇观望以至附逆,使局势更难收拾!」
颜竣见众人争执不下,便忍不住插话:「殿下,臣以为朱将军之言有理。刘
劭控制建康,根基未稳,但其兵力远胜我军。此时兴兵,胜算不足。不如先联合
四方藩镇,聚拢兵力,再图讨逆。」
此言一出,帐内哗然。沈庆之猛地拍案,怒道:「颜竣!你身为幕僚,竟出
此馁言!大事兴起,兵贵神速!若拖延时日,藩镇观望,刘劭趁机巩固,祸患无
穷!你再胡言乱语,休怪本将斩你以正军心!」
颜竣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扑通跪下:「沈将军息怒!下官……下官只是一时
糊涂!殿下饶命!」
刘骏皱眉,沉声道:「颜竣,沈将军忠心为国,你出言不逊,理应受罚。然
军情紧急,本王不予追究。你速去拜谢沈将军,今后用心文书,莫再妄言!」
颜竣忙叩头,颤声道:「谢殿下宽恩!沈将军,下官知错了,请将军恕罪!」
沈庆之冷哼道:「罢了!今后用心做事,莫再拖延军机!」
颜竣连连点头,退至一旁。刘骏看向沈庆之,郑重道:「沈将军,家国安危,
尽托于你!讨逆之事,全赖将军筹谋!」
沈庆之拱手:「殿下放心,末将必效死报恩!」
刘骏点头:「好!众将忠勇,本王甚慰之。诸位将军,速整兵马,三日后誓
师东进!」
众人齐声应和道:「诺!」
当夜,刘骏回到寝帐时,路惠男早已在帐中等候多时。母子二人彼此相对,
烛光摇曳,帐内一片沉寂。
路惠男轻声道:「骏儿,今日军议,可有定论?」
刘骏叹道:「母妃,诸将同心,欲速讨刘劭。孩儿意已决,三日后誓师东进!」
路惠男眼中闪过忧色:「骏儿,刘劭据守建康,兵强马壮,你此去,凶险万
分。母亲……只怕你有去无回。」
刘骏跪下,握住母亲双手:「母妃,此刻父皇生死未卜,本王若不讨逆贼,
何以面对天下?若父皇尚在,本王定要杀回建康,救父皇于水火!若父皇已崩,
本王必手刃刘劭,为父皇报仇!」
路惠男听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将收到后,未敢片刻耽搁,星夜赶来呈于殿下!末将之心,唯忠于陛下,忠于殿
下!」
刘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起身道:「沈将军,你既忠心,为何不早来
报?本王……本王如何信你?」
沈庆之叹道:「殿下,末将知殿下疑虑。然刘劭飞鸽传书,末将不敢擅自处
置,唯恐打草惊蛇,故连夜赶来。殿下若不信,末将愿交出兵权,任凭处置!末
将与殿下并肩作战,征讨蛮族,北抗索虏,已近十年,绝无丝毫谋害之心!」
刘骏听罢,心头一震,泪水再次涌上眼眶。他踉跄上前,跪下泣声道:「沈
将军,本王错怪了你!本王只道刘劭诱你叛变,险些误信谗言!若将军真要取本
王性命,本王只求……只求能与母亲诀别,了却孝道!」
沈庆之一惊,忙上前扶起刘骏,急声道:「殿下何出此言!末将蒙陛下厚恩,
怎会做出背主之事?刘劭逆乱篡位,罪不容诛!末将愿效死,助殿下讨逆!言罢,
他即刻便跪地叩头不止。
「将军快起!」刘骏泪流满面,忙起身扶起沈庆之:「沈将军如此忠义,本
王铭记于心!请起!本王……本王多谢将军!家国的安危,就拜托沈将军了!」
沈庆之起身,沉声道:「殿下,刘劭逆贼,人神共愤!末将虽曾为其部属,
但绝不与逆贼同流合污!今日之事,唯看殿下之力。末将愿率部为先锋,讨伐逆
贼!」
刘骏点头,眼中燃起斗志:「好!沈将军忠心,本王信之。明日召集诸将,
共商讨逆大计!」
同一时间,远在汉中南郑的中兵参军萧道成,正率军征讨仇池国。
军营中,夜色深沉,萧道成独坐帐中,翻阅斥候送来的军情。忽有亲兵急报:
「将军,建康急讯!」
萧道成接过飞鸽传书,拆开一看,脸色大变:「刘劭弑君叛乱?建康有变?!」
他猛地起身,来回踱步,沉声道:「刘劭此贼,果真狼子野心!」
亲兵问道:「将军,仇池未平,我军当如何?」
萧道成断然道:「国难当头,征讨仇池可缓,讨逆不可迟!传令,全军即刻
撤回南郑,顺汉水东下,与武陵王殿下会合!」
「得令!」亲兵即刻便领命而去。
萧道成负手而立,目光深邃。他与刘骏曾在荆湘并肩作战多年,情同手足。
如今建康有变,刘骏必是讨逆中流砥柱,他岂能袖手旁观?
在次日,位于巴口中军大帐内,刘骏高坐主位,左右分列沈庆之、柳元景、
薛安都、朱修之等将领,主簿颜竣侍立一旁,记录军议。帐外风声萧瑟,帐内气
氛凝重。
刘骏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刘劭弑君篡位,罪恶滔天!本王欲兴兵讨
逆,为父皇报仇,匡扶社稷。今日召诸位来,共商大计!」
沈庆之率先起身,拱手道:「殿下,刘劭据守建康,兵精粮足,然其弑君之
举,失尽人心!若速兴义兵,号召天下,逆贼必败!」
薛安都附和道:「沈将军所言极是!刘劭暴虐,朝臣离心,百姓怨声载道。
我军若挥师东进,定能一鼓作气,攻克建康!」
朱修之却皱眉道:「殿下,建康城高池深,刘劭尽握禁军,贸然进攻,恐难
速胜。况陛下此刻生死未明,若贸然兴兵,恐为逆贼所趁。」
柳元景冷哼:「朱将军何出此言?刘劭行如此大逆之举,人神共愤!若不速
讨,恐使四方藩镇观望以至附逆,使局势更难收拾!」
颜竣见众人争执不下,便忍不住插话:「殿下,臣以为朱将军之言有理。刘
劭控制建康,根基未稳,但其兵力远胜我军。此时兴兵,胜算不足。不如先联合
四方藩镇,聚拢兵力,再图讨逆。」
此言一出,帐内哗然。沈庆之猛地拍案,怒道:「颜竣!你身为幕僚,竟出
此馁言!大事兴起,兵贵神速!若拖延时日,藩镇观望,刘劭趁机巩固,祸患无
穷!你再胡言乱语,休怪本将斩你以正军心!」
颜竣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扑通跪下:「沈将军息怒!下官……下官只是一时
糊涂!殿下饶命!」
刘骏皱眉,沉声道:「颜竣,沈将军忠心为国,你出言不逊,理应受罚。然
军情紧急,本王不予追究。你速去拜谢沈将军,今后用心文书,莫再妄言!」
颜竣忙叩头,颤声道:「谢殿下宽恩!沈将军,下官知错了,请将军恕罪!」
沈庆之冷哼道:「罢了!今后用心做事,莫再拖延军机!」
颜竣连连点头,退至一旁。刘骏看向沈庆之,郑重道:「沈将军,家国安危,
尽托于你!讨逆之事,全赖将军筹谋!」
沈庆之拱手:「殿下放心,末将必效死报恩!」
刘骏点头:「好!众将忠勇,本王甚慰之。诸位将军,速整兵马,三日后誓
师东进!」
众人齐声应和道:「诺!」
当夜,刘骏回到寝帐时,路惠男早已在帐中等候多时。母子二人彼此相对,
烛光摇曳,帐内一片沉寂。
路惠男轻声道:「骏儿,今日军议,可有定论?」
刘骏叹道:「母妃,诸将同心,欲速讨刘劭。孩儿意已决,三日后誓师东进!」
路惠男眼中闪过忧色:「骏儿,刘劭据守建康,兵强马壮,你此去,凶险万
分。母亲……只怕你有去无回。」
刘骏跪下,握住母亲双手:「母妃,此刻父皇生死未卜,本王若不讨逆贼,
何以面对天下?若父皇尚在,本王定要杀回建康,救父皇于水火!若父皇已崩,
本王必手刃刘劭,为父皇报仇!」
路惠男听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