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很深爱他的才华,多次向曹操称赞他。
曹操也想见他,但祢衡一向看不起、厌恶曹操,就自称狂病,不肯前往……
而且对曹操还多有狂言。
曹操因此怀恨,但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又不想杀他。
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任命他为鼓史(鼓吏)。
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检阅鼓史们的鼓曲。
各位鼓史经过时都让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
轮到祢衡上场,他正演奏《渔阳》鼓曲,容貌姿态与众不同,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
祢衡上场径直来到曹操面前停下,下吏呵斥说:“(你这)鼓史为何不换衣服,就胆敢轻率进见吗?”
祢衡说:“好!”
于是先脱掉近身的衣服,接着脱掉剩下的衣服,赤身裸体站在那里,又慢慢取过鼓史专门的衣服穿上,完了,又去击鼓之后,离开,脸色一点都不惭愧。
曹操笑着说:“本想羞辱祢衡,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孔融回来后,就责备祢衡,顺便说了曹操对他的诚意。
祢衡答应去给曹操赔罪。
孔融再次拜见曹操,说祢衡得有狂病,如今祢衡请求亲自来谢罪。
曹操大喜,命令守门的有客人来就通报,且等待祢衡很晚。
祢衡却穿着普通单衣、缠着普通头巾,手里拿着三尺长的大杖,坐在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曹操。
曹操很生气,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鸟雀、老鼠罢了。
但这个人一向有虚名,远近的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他,现在把他送给刘表,你认为怎么样。”
于是派人马把祢衡送走。
刘表和荆州的士大夫早就佩服祢衡的才气、名声,祢衡来后非常尊敬地对他,写的文章、言谈议论,没有祢衡的意见就不能定下来。
刘表曾经和几个文人共同草拟奏章,大家都极尽才力。
当时祢衡正好外出,回来时看了他们拟的奏章,觉得刘表等对奏章的解释不严密,就撕掉奏章扔在地上。
刘表感到奇怪而且害怕。
祢衡于是要来笔纸,立刻写成,言辞、语义可观。
刘表十分高兴,更加器重他。
后来祢衡又侮辱、轻慢刘表,刘表深感耻辱,不能容忍,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祢衡又送给黄祖。 cool18.
第767章 对问对答
本来祢衡被送到了江夏黄祖哪里,再喷了黄祖之后,就被暴怒的黄祖一刀哢嚓了,也就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了。
但是历史的车轮转了个弯,继续向前,可是却已经偏离了轨道。
祢衡去到江夏之后,再打听了黄祖的为人之后,心里也明白,这不过是借刀杀人。
他是喷子不假,但是读书到了这个份上,都是千年的狐狸,就不要玩什么聊斋了!
他只是假装用计,然后说黄祖早年跟刘表等人有过节,被发配到江夏,黄家出了江夏,就无法担任一官半职,这就是最好的表现和说明。
加上袁术麾下的孙策因为黄祖的杀父之仇而不断找黄祖麻烦,埋伏袭击江夏兵卒,搞得黄祖防不胜防,人心惶惶。
因此跟黄祖陈述要害后,祢衡就带着黄祖给的钱财和诚意到了长安,想要寻求庇护。
其实嘛,祢衡连二流的人才都算不上,为人轻狂傲气。
之所以没有人杀他,也是因为他遇到的都是曹操和刘表这种名士,一方诸侯。
他们都想要招贤纳士,好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祢衡又是名士,一旦杀了他,很容易让文人对自己反感,以后想要招募人才,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因此祢衡才没有死,曹操想要借刀杀人,所以把祢衡送到了荆州。
而刘表也不傻,所以把祢衡转送到了黄祖哪里。
只是没想到祢衡开窍了,知道自己早晚都得死,还不如趁机去投靠陆明。
这个秦王可真的有一统天下的意思。
虽然说如今诸侯如此之多,有些不切实际。
但是硬要说的话,那就是陆明真的很有机会!
陆明还是召见了祢衡。
虽然说祢衡并不是他要的人才,但是他还是认了。
难得有人来投奔他,他还得做出一番姿态和样子,免得寒了那些才子的心。
不多时,一个中年文士就在侍卫的引导下,进入了行宫。
这里本来就是西汉的皇宫,稍加修缮之后,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整体的规模还在,只需要翻新即可,省去了设计的麻烦,也不需要重新圈地,非常的方便快捷。
“平原读书人,祢衡见过秦王,见过丞相,见过尚书大人。”
祢衡恭敬的朝着陆明行礼,面对这么一个少年王爷,哪怕对方是如此的年轻,他也没有丝毫的怠慢。
傻逼才是以貌取人,况且他长得其实挺喜感的,挺丑的,陆明都没有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这就足够让他新生好感了。
“免礼,你是祢衡,字是什么?”
陆明点了点头,以他现在的身份,就是王爷,足够藐视任何人了。
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也是一种姿态。
礼贤下士是好事,但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必须要这么做。
“在下字正平。”
祢衡心里有些不满,难道说秦王连他的名声都没有听过吗?
陆明点了点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传闻正平毒舌不饶人,许多人与处置而后快,却又碍于名声而不敢动手。
曹操推给刘表,刘表推给黄祖,倒是没想到让你到了我这里。”
祢衡的脸色变了变,这不就是在说他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曹操也想见他,但祢衡一向看不起、厌恶曹操,就自称狂病,不肯前往……
而且对曹操还多有狂言。
曹操因此怀恨,但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又不想杀他。
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任命他为鼓史(鼓吏)。
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检阅鼓史们的鼓曲。
各位鼓史经过时都让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
轮到祢衡上场,他正演奏《渔阳》鼓曲,容貌姿态与众不同,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
祢衡上场径直来到曹操面前停下,下吏呵斥说:“(你这)鼓史为何不换衣服,就胆敢轻率进见吗?”
祢衡说:“好!”
于是先脱掉近身的衣服,接着脱掉剩下的衣服,赤身裸体站在那里,又慢慢取过鼓史专门的衣服穿上,完了,又去击鼓之后,离开,脸色一点都不惭愧。
曹操笑着说:“本想羞辱祢衡,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孔融回来后,就责备祢衡,顺便说了曹操对他的诚意。
祢衡答应去给曹操赔罪。
孔融再次拜见曹操,说祢衡得有狂病,如今祢衡请求亲自来谢罪。
曹操大喜,命令守门的有客人来就通报,且等待祢衡很晚。
祢衡却穿着普通单衣、缠着普通头巾,手里拿着三尺长的大杖,坐在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曹操。
曹操很生气,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鸟雀、老鼠罢了。
但这个人一向有虚名,远近的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他,现在把他送给刘表,你认为怎么样。”
于是派人马把祢衡送走。
刘表和荆州的士大夫早就佩服祢衡的才气、名声,祢衡来后非常尊敬地对他,写的文章、言谈议论,没有祢衡的意见就不能定下来。
刘表曾经和几个文人共同草拟奏章,大家都极尽才力。
当时祢衡正好外出,回来时看了他们拟的奏章,觉得刘表等对奏章的解释不严密,就撕掉奏章扔在地上。
刘表感到奇怪而且害怕。
祢衡于是要来笔纸,立刻写成,言辞、语义可观。
刘表十分高兴,更加器重他。
后来祢衡又侮辱、轻慢刘表,刘表深感耻辱,不能容忍,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祢衡又送给黄祖。 cool18.
第767章 对问对答
本来祢衡被送到了江夏黄祖哪里,再喷了黄祖之后,就被暴怒的黄祖一刀哢嚓了,也就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了。
但是历史的车轮转了个弯,继续向前,可是却已经偏离了轨道。
祢衡去到江夏之后,再打听了黄祖的为人之后,心里也明白,这不过是借刀杀人。
他是喷子不假,但是读书到了这个份上,都是千年的狐狸,就不要玩什么聊斋了!
他只是假装用计,然后说黄祖早年跟刘表等人有过节,被发配到江夏,黄家出了江夏,就无法担任一官半职,这就是最好的表现和说明。
加上袁术麾下的孙策因为黄祖的杀父之仇而不断找黄祖麻烦,埋伏袭击江夏兵卒,搞得黄祖防不胜防,人心惶惶。
因此跟黄祖陈述要害后,祢衡就带着黄祖给的钱财和诚意到了长安,想要寻求庇护。
其实嘛,祢衡连二流的人才都算不上,为人轻狂傲气。
之所以没有人杀他,也是因为他遇到的都是曹操和刘表这种名士,一方诸侯。
他们都想要招贤纳士,好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祢衡又是名士,一旦杀了他,很容易让文人对自己反感,以后想要招募人才,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因此祢衡才没有死,曹操想要借刀杀人,所以把祢衡送到了荆州。
而刘表也不傻,所以把祢衡转送到了黄祖哪里。
只是没想到祢衡开窍了,知道自己早晚都得死,还不如趁机去投靠陆明。
这个秦王可真的有一统天下的意思。
虽然说如今诸侯如此之多,有些不切实际。
但是硬要说的话,那就是陆明真的很有机会!
陆明还是召见了祢衡。
虽然说祢衡并不是他要的人才,但是他还是认了。
难得有人来投奔他,他还得做出一番姿态和样子,免得寒了那些才子的心。
不多时,一个中年文士就在侍卫的引导下,进入了行宫。
这里本来就是西汉的皇宫,稍加修缮之后,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整体的规模还在,只需要翻新即可,省去了设计的麻烦,也不需要重新圈地,非常的方便快捷。
“平原读书人,祢衡见过秦王,见过丞相,见过尚书大人。”
祢衡恭敬的朝着陆明行礼,面对这么一个少年王爷,哪怕对方是如此的年轻,他也没有丝毫的怠慢。
傻逼才是以貌取人,况且他长得其实挺喜感的,挺丑的,陆明都没有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这就足够让他新生好感了。
“免礼,你是祢衡,字是什么?”
陆明点了点头,以他现在的身份,就是王爷,足够藐视任何人了。
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也是一种姿态。
礼贤下士是好事,但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必须要这么做。
“在下字正平。”
祢衡心里有些不满,难道说秦王连他的名声都没有听过吗?
陆明点了点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传闻正平毒舌不饶人,许多人与处置而后快,却又碍于名声而不敢动手。
曹操推给刘表,刘表推给黄祖,倒是没想到让你到了我这里。”
祢衡的脸色变了变,这不就是在说他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