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我在三国当混蛋 > 【我在三国当混蛋】(721-740)

【我在三国当混蛋】(721-740)

热门推荐:
  不肯交出权力,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依附在四大家族的豪强并不少,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大权在握的日子了。

  就连太守都是四大家族里选出来的,这益州几乎就是他们的。

  陆明不知道刘焉是怎么样收复益州的,但是肯定还是做出了妥协。

  也不会用这种杀人灭口的办法……

  而他是不会给自己留下祸根的,所以这些反对者,必须死!

  搂着扈三娘去房间里过夜了,没多久就响起了扈三娘娇喘浪叫的声音,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才消停下来。

  两天后,成都外面。

  一个面如黑炭的男子正骑在马上赶路,身边还有一文一武在护卫。

  正是包拯、公孙策以及展昭三人组。

  他们被陆明征兆到了益州,如今益州初定,这里的一切都需要推倒再重组,所以必须要让包拯这种拥有铁腕手段的人来才能方便行事。

  同时也是开启招贤纳士,任用被四大家族打压的人才。

  一手遮天之下,那就肯定是有人反对。

  而陆明需要的就是这些反对的人,并且还要他们去大肆宣传。

  将四大家族的恶名说出来,强抢民女、街市中马疾驰这都是小意思,什么不守孝道,毒打父母,扒灰儿媳,父女乱伦之类的,脏的,臭的,全部都糊上去,也不管是不是真的。

  同时收买和收编城里的游侠混混组成了城防兵马司,其实就是个打杂的。

  继续的清除街道水渠,做好防火和卫生,同时还让游侠回去散播消息,游侠的家里人都是市井里的八卦娘们,平时做事和闲聊都会传播一些八卦……

  而市井才是最根本的地盘,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在这里散播消息,不用几天就可以整个城市人尽皆知了。

  罪臣家眷收拢到教司坊改造,抄家灭族,财富用来做公益。

  挖水晶,修路补桥,救济流民,开垦农田。

  同时接管了农田,作坊之类的基础设施,确保后续不会陷入混乱。

  而在四大家族里查抄出来的粮食就有数十万单了。

  这些粮食足够益州的人口吃上两年了。

  有些甚至都已经开始发霉了,就是还要贪污,一直贪污,甚至还来了一个火烧粮仓和武库。

  如果不是心里有鬼,为什么知道陆明的大军压境了,才开始火烧起来?

  还不是害怕被查,所以直接一把火烧没了。

  来一个死无对证,只要没有证据,就无法抓拿归案。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陆明根本就从来没有按套路出牌,先斩后奏,想把他们杀了,再找一个理由出来,给自己洗白就行。

  谈判?

  已经给过机会他们,1,他们不珍惜,那就不能怪他了。

  如果说打开城门投降是一个考验,那么他们磨蹭了半个月才决定。

  以土着的力量对抗朝廷命官,本身就已经是形同造反了。

  加上火烧粮仓之后,还想要利用山贼和流民的事情要胁他,让渡出权力,这就更是找死的事情。

  或许这不过是本地派的一种炫耀自己手里权力的事情,证明了益州想要运转,离开了他们,还真的不一定行。

  但是嘛,世界少了某个人都一样是在照常的运转。

  所以他们把自己想的太高了,有没有他们不重要,没有他们对陆明来说就很重要了。

  整治官吏,招揽人才,和平推演,清缴盗匪。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所幸这里是益州,没有其他诸侯的干扰,所以清缴起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拿下了成都,基本上蜀地就是拿下了,后续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第733章 清理益州

  “大人,成都到了。”

  公孙策看着眼前恢弘的城墙,心里有些感慨万千。

  “不知这次主公召见,所为何事。”

  “去见主公不就知道了,无非是溯本清源。”

  包拯过得非常清贫,几乎除了俸禄之外,就不会有其他收入。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就过得不好了。

  因为秦王麾下是有一个养廉司的,这个司不属于户部,而是单独存在,是给每一个官员和官吏进行考核,然后再发放养廉银的。

  这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官吏过得太苦,也是一种适当的补偿,人文关怀,让他们感恩戴德。

  但是如果是贪赃枉法,肯定是没有的……

  而且还要吃官司,被下狱抓拿。

  因此包拯不贪不占,不代表着就过得不好了。

  太守府里,陆明正在看着下人锄地,人不能忘本。

  所以种菜也要一直持续,不多时,扈三娘就来禀报,“夫君,包大人到了。”

  “嗯,随我去见他。”

  陆明点了点头,随后离开。

  拍马屁的人多着去了,每天天不亮,挑着水桶去水渠前挑水的下人都开始排队了。

  至于各种忙上忙下,将空地和能利用的地方都利用起来,种下些蔬菜与瓜果的,那就不要太多了。

  只要他想去走一走,就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在殿前忙里忙外的宦官们,甚至有人挖空了心思,专门等着他回去的时候,故意挑着水桶在院子里忙活。

  这都还没当上皇帝,各种巴结和挖空心思的靠近就数都数不清了!

  总之,他现在只需要一句话,甚至一个眼色,立刻就有无数人跪舔着过来,帮他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

  商人最喜欢的还是要各种过关的文牒……

  而这其中,萧关就不一样了。

  萧关就不同了,出了萧关就是太原,再往北就是代国、上郡漫长的长城防线。

  想出萧关的人想干什么,用屁股都能猜到!

  商人逐利,且没有祖国。

  这样的人必须限制和掌握在自己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