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话倒是让人将信将疑,虽然不敢完全相信,至少不会让他们再胡思乱想了。
断了一只手臂的庞波疼的冷汗直流,断臂处的鲜血已经干涸,看起来无比渗人。
陆明的长枪顶住了他的咽喉,“谁派你们来的,告诉我,我给你一个痛快。你的家人,我会让他们活下去,她们罪不至死。你要是隐瞒了,或者不说,那我就会杀掉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从你家人开始,你的兄长,堂兄妹,叔伯再到你的村子,杀光每一个你认识的人,最后再杀你!”
这番狠毒的话让庞波也惊呆了,以往交战的那些汉军根本不会如此狠辣。
最多就是直接杀掉,哪里会威胁,也不会这么恶毒。
看着陆明冷酷的眼神,庞波一边冷汗直流,一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动了动嘴唇,似乎看到陆明不耐烦的眼神后,他才痛哭流涕道,“大人饶命,我是真的不知道。前两天,有一个人送信到了我们山寨,说是给我和胡龙的。里面说是大人会从这里经过,让我们在这里埋伏,杀掉所有官兵,抢夺大人运送的金银财宝,我们真的不知道是谁,那人是谁,但一定是安邑城里的大族之一,安邑城只有两个大族,金氏和杨氏。”
陆明摸着下巴,也不确定事件的真假,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金氏和杨氏两个家族之中有一个。
而杨氏是弘农杨氏的分支,杨氏的分支很多,这些分支也会掌控一个地方的部分实力,每年都需要向宗族缴纳不菲的俸禄,优秀的人才会被吸纳进宗族,进祠堂,供后人参拜。
“哼,暂时留你一条狗命,你要是说的没错,那本将就放了你,带下去。”陆明挥挥手,让亲兵把庞波压下去。
一时半会死不了,死了就死了,他也不在乎。
不多时,埋葬了死去的贼兵,将受伤的将士包扎好。
陆明就给这些俘虏洗脑了,承诺他们表现的好,就赏赐他们加入官兵队伍,奋勇杀敌,返回洛阳后,可以选择走和留下,离开也可以加入他的产业劳作,有一份工作不至于饿死。
这些不是无条件的,是要他们努力表现争取来的。
如果表现的不好,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斩首,毕竟他们是在造反!
这是要杀头的!
合情合理,甚至挑不出一丝毛病!
第174章 斩草除根死无对证
两个时辰后,安邑城。
金府,一个中年男人在不断的踱步来回走动,显然内心是有些焦虑的。
金奎,金家的家主,也是袁隗的门生。
昔年依靠袁隗的关系做到了京兆令,之后返回安邑城继承家主之位。
在安邑城地带,也是风光无限的人物。
就连杨氏的风光都可以被压制,而数天前,袁隗来了一封信,让他配合,将陆明这一支偏师给干掉。
黄巾肆虐看起来很厉害,其实伤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私兵部曲,只是伪装成护院。
庄园都建造成了堡垒,有箭楼,有坞堡,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堡。
因此哪怕黄巾闹的再怎么剧烈,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在其中寻欢作乐。
除了大城市,也就这些地方好强的坞堡安全。
小一点的县城几乎抵挡不住黄巾的浪潮席卷,一下子就被攻破了,而等待他们的命运,自然就是死亡了。
不多时,一个侍从快速的走进来,小声的禀告道,“主公,那些人失败了。胡龙被斩首,庞波被俘虏了。”
“谁送的信?处理掉。”金奎的眼神闪过一丝的阴郁,丝毫没有犹豫就下狠手了。
他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让这一切死无对证就行,能够坑杀陆明完成袁隗的交代是自然最好的。
完不成,那就把自己摘出去,只要死无对证,没有证据在,就奈何不了他。
“是。”侍从动了动喉结,想说的话没有说出来,只是低声应承。
“你先下去吧。”金奎挥挥手让侍从下去,过了好一会才把管家招呼进来。
“老爷。”管家金腾拱了拱手,大家族的管家都是被被赐予主人家的姓氏,这是一种荣幸,一种认可,也是当奴才到了极致的一种表现。
“去准备今天刚收上来的粟米两千斤,过冬棉衣八百件,铁器轴重若干,等到下军校尉陆明来到安邑城时,就送给他,说这是金家的一点心意,希望他能够早日平定黄巾肆虐。就这样把,你先下去。”金奎吩咐完之后又做了下来,拿起茶杯抿了几口,压下自己内心的忐忑。
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陆明在洛阳的凶名让他感到了一丝的忐忑吧,否则无法证明为什么会这么惧怕。
陆明没有去县城驻扎,而是选择了一个背风的区域安营扎寨。
晚上,围着一个个的大篝火。
陆明开始了他的演讲,讲述自己在西凉的时候是怎么样生存的,父亲被盗贼攻城杀害,他又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的。
从小人物的发家致富轨迹,更符合大多数平民的内心。
也更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讲这些都是为了让贼兵可以迅速的归心,为他所用。
这次出来,除了完成灵帝的任务。
更多的还是扩充队伍的数量,能够被黄巾军选中,就证明了这些人的身体素质还不错。
加上他们还经历过一些战斗,本质上已经不算新兵了。
稍加磨砺,打多几次战争,就能够成长起来,最关键的还是他们没有退路了,如果不努力杀敌,争取军功,是只有死路一条的。
当明知必死的情况下,没有人敢于去执行,也绝对会产生不良的因素。
而一旦有一条生路,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是巴不得抓住,努力的活下去。
稳定军心之后,陆明就开始从队伍里挑选一些符合系统规定的士兵进行转职。
自己的勇猛刻在了他们心中,对自己有着崇拜之情,所以也就想着臣服自己,有忠诚在,加上系统的辅助,就不担心他们背叛了。
而且转职后的士兵更加强力,对自己的帮助也就更大。
“刀盾兵三十五人,勾镰手四十七人,弓箭手三十七人,重护卫四十五人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这话倒是让人将信将疑,虽然不敢完全相信,至少不会让他们再胡思乱想了。
断了一只手臂的庞波疼的冷汗直流,断臂处的鲜血已经干涸,看起来无比渗人。
陆明的长枪顶住了他的咽喉,“谁派你们来的,告诉我,我给你一个痛快。你的家人,我会让他们活下去,她们罪不至死。你要是隐瞒了,或者不说,那我就会杀掉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从你家人开始,你的兄长,堂兄妹,叔伯再到你的村子,杀光每一个你认识的人,最后再杀你!”
这番狠毒的话让庞波也惊呆了,以往交战的那些汉军根本不会如此狠辣。
最多就是直接杀掉,哪里会威胁,也不会这么恶毒。
看着陆明冷酷的眼神,庞波一边冷汗直流,一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动了动嘴唇,似乎看到陆明不耐烦的眼神后,他才痛哭流涕道,“大人饶命,我是真的不知道。前两天,有一个人送信到了我们山寨,说是给我和胡龙的。里面说是大人会从这里经过,让我们在这里埋伏,杀掉所有官兵,抢夺大人运送的金银财宝,我们真的不知道是谁,那人是谁,但一定是安邑城里的大族之一,安邑城只有两个大族,金氏和杨氏。”
陆明摸着下巴,也不确定事件的真假,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金氏和杨氏两个家族之中有一个。
而杨氏是弘农杨氏的分支,杨氏的分支很多,这些分支也会掌控一个地方的部分实力,每年都需要向宗族缴纳不菲的俸禄,优秀的人才会被吸纳进宗族,进祠堂,供后人参拜。
“哼,暂时留你一条狗命,你要是说的没错,那本将就放了你,带下去。”陆明挥挥手,让亲兵把庞波压下去。
一时半会死不了,死了就死了,他也不在乎。
不多时,埋葬了死去的贼兵,将受伤的将士包扎好。
陆明就给这些俘虏洗脑了,承诺他们表现的好,就赏赐他们加入官兵队伍,奋勇杀敌,返回洛阳后,可以选择走和留下,离开也可以加入他的产业劳作,有一份工作不至于饿死。
这些不是无条件的,是要他们努力表现争取来的。
如果表现的不好,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斩首,毕竟他们是在造反!
这是要杀头的!
合情合理,甚至挑不出一丝毛病!
第174章 斩草除根死无对证
两个时辰后,安邑城。
金府,一个中年男人在不断的踱步来回走动,显然内心是有些焦虑的。
金奎,金家的家主,也是袁隗的门生。
昔年依靠袁隗的关系做到了京兆令,之后返回安邑城继承家主之位。
在安邑城地带,也是风光无限的人物。
就连杨氏的风光都可以被压制,而数天前,袁隗来了一封信,让他配合,将陆明这一支偏师给干掉。
黄巾肆虐看起来很厉害,其实伤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私兵部曲,只是伪装成护院。
庄园都建造成了堡垒,有箭楼,有坞堡,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堡。
因此哪怕黄巾闹的再怎么剧烈,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在其中寻欢作乐。
除了大城市,也就这些地方好强的坞堡安全。
小一点的县城几乎抵挡不住黄巾的浪潮席卷,一下子就被攻破了,而等待他们的命运,自然就是死亡了。
不多时,一个侍从快速的走进来,小声的禀告道,“主公,那些人失败了。胡龙被斩首,庞波被俘虏了。”
“谁送的信?处理掉。”金奎的眼神闪过一丝的阴郁,丝毫没有犹豫就下狠手了。
他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让这一切死无对证就行,能够坑杀陆明完成袁隗的交代是自然最好的。
完不成,那就把自己摘出去,只要死无对证,没有证据在,就奈何不了他。
“是。”侍从动了动喉结,想说的话没有说出来,只是低声应承。
“你先下去吧。”金奎挥挥手让侍从下去,过了好一会才把管家招呼进来。
“老爷。”管家金腾拱了拱手,大家族的管家都是被被赐予主人家的姓氏,这是一种荣幸,一种认可,也是当奴才到了极致的一种表现。
“去准备今天刚收上来的粟米两千斤,过冬棉衣八百件,铁器轴重若干,等到下军校尉陆明来到安邑城时,就送给他,说这是金家的一点心意,希望他能够早日平定黄巾肆虐。就这样把,你先下去。”金奎吩咐完之后又做了下来,拿起茶杯抿了几口,压下自己内心的忐忑。
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陆明在洛阳的凶名让他感到了一丝的忐忑吧,否则无法证明为什么会这么惧怕。
陆明没有去县城驻扎,而是选择了一个背风的区域安营扎寨。
晚上,围着一个个的大篝火。
陆明开始了他的演讲,讲述自己在西凉的时候是怎么样生存的,父亲被盗贼攻城杀害,他又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的。
从小人物的发家致富轨迹,更符合大多数平民的内心。
也更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讲这些都是为了让贼兵可以迅速的归心,为他所用。
这次出来,除了完成灵帝的任务。
更多的还是扩充队伍的数量,能够被黄巾军选中,就证明了这些人的身体素质还不错。
加上他们还经历过一些战斗,本质上已经不算新兵了。
稍加磨砺,打多几次战争,就能够成长起来,最关键的还是他们没有退路了,如果不努力杀敌,争取军功,是只有死路一条的。
当明知必死的情况下,没有人敢于去执行,也绝对会产生不良的因素。
而一旦有一条生路,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是巴不得抓住,努力的活下去。
稳定军心之后,陆明就开始从队伍里挑选一些符合系统规定的士兵进行转职。
自己的勇猛刻在了他们心中,对自己有着崇拜之情,所以也就想着臣服自己,有忠诚在,加上系统的辅助,就不担心他们背叛了。
而且转职后的士兵更加强力,对自己的帮助也就更大。
“刀盾兵三十五人,勾镰手四十七人,弓箭手三十七人,重护卫四十五人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