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箭雨破空而来,带着凌厉的风声。程英眼疾手快,玉箫出手,霎时间清啸声
中,数十支羽箭应声折断,纷纷落地。陆无双则抽出腰间长剑,剑光如电,迅疾
无伦。她虽一条腿微跛,动作却丝毫不显迟缓,反而愈发灵动巧妙。只见她手腕
轻抖,长剑化作一道弧光,将侧面射来的数十支羽箭尽数挑落。
「这些官兵也太不讲理了!」陆无双惊怒道,「竟然二话不说就下杀手!」
程英凝神戒备,一边挥动玉箫抵挡不断袭来的箭矢,一边冷声道:「无双,
你带文大人走,我来断后。」
陆无双闻言一怔:「表姐,这怎么行?我不能丢下你一个人!」
文曦也急道:「二位女侠,不必为我招惹祸端,我自行走一遭官府,自有道
理申辩。」
程英眉头一皱,语气坚决:「无双,别废话!此地不宜久留,你武功虽高,
但腿脚不便,长途奔袭不如我。带文大人先走要紧。」
话音未落,又是一波箭雨袭来。程英身形一晃,玉箫挥舞如风,将箭矢尽数
格开。雷照见状,已命令部分官兵绕向侧面,试图切断三人退路。
陆无双见形势危急,知道表姐所言有理,当即一咬牙,拉住文曦的手臂:
「文大人,随我来!」
文曦还想说什么,程英已厉声道:「快走!再迟就来不及了!」
陆无双不再犹豫,拉着文曦向山林深处疾奔而去。她虽是跛足,速度却丝毫
不慢,身法灵动,转瞬间便带着文曦消失在茂密的树丛之中。
程英见二人已走,这才全力应对眼前官兵。她玉箫横握,内力运转,清亮的
眸子中闪过一丝凌厉之色。
第二十七章:折芳入幕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呼啸着从屋檐下掠过,吹得那铜铃叮当作响,声声敲
在静夜里。
鄂州城内,吕府高墙深筑、飞檐雕梁,院落层叠,尽显权贵威势。此刻,一
间书房里烛火摇曳,墙上所悬《太宗平戎图》在昏黄光影下更显金戈铁马、肃杀
森然。
窗前,一名魁梧男子伫立凝思,眉头微蹙;寒风从窗棂缝隙灌入,拂动他衣
角。
「每年二十万银绢,倒也罢了,只是这『特许榷场』……」
话音未落,忽而转身,目光落向屋内。
吕文德迈步向前,神色凝重,语气略带忧虑:「襄阳乃南北咽喉,地位极其
关键。若许其设市通商,来日便可借护商之名屯兵驻防。届时襄阳仿若被掐住咽
喉,进退皆难。」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眼神深沉地看向对面之人:「相爷,忽必烈此举,恐
不止为商贾之利……」
对面端坐着的是右相贾似道。身着藏青官袍,面容清瘦,目光如炬,举止间
尽显一位久居庙堂的朝中重臣风范。
贾似道闻言,放下茶盏,微微一笑,神色从容:「仲文(吕文德表字),大
局当有全观。忽必烈此番北返争位,漠北龙蛇并起,必然自顾不暇。此际正可让
我大宋养精蓄锐,休兵积力。那榷场一事,不过是借势利导,暂时之计罢了。」
他稍作停顿,又续道:「况且,汗位之争未定,孰胜孰败尚难预料。眼下最
紧要的,不是一城一地得失,而是尽快送走那尊瘟神,方为上策!」
吕文德只得拱手应道:「相爷所言极是。」语毕,眉宇间却仍存一丝难言忧
色。
贾似道看在眼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说道:「仲文,你也毋须多虑。
那忽必烈,未必真如传闻那般英明神武。」
吕文德微感讶异,抬头问道:「相爷此言何意?」
贾似道负手踱步,目光闪过一丝深意:「密议中,此人曾向本相探问一事。」
吕文德心中一凛,低声问:「何事?」
贾似道唇角微扬,神色间带着几分讥诮,不疾不徐吐出三个字:「三神器。」
吕文德面色微变,神情愈发凝重。
贾似道见状,语带嘲讽:「三神器,不过是江湖传闻、无稽之谈。『得三神
器得天下』的说法,更是荒诞可笑。」
他说罢,负手踱步,眼底闪过一抹轻蔑,「忽必烈素来推崇汉家典章,对中
原文化深有研究,倒也不奇怪。只是堂堂蒙古王爷,身居高位,竟也沉迷这等江
湖野谈,实为不智。」
言至此处,他蓦然驻足,回眸看向吕文德,眉头微挑:「仲文,你莫非也信
这般传言?」
吕文德闻言神色一滞,随即苦笑摇头:「相爷明鉴,下官岂会信这无根之说?」
贾似道目光如炬,似将吕文德的心思尽收眼底。
他瞥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轻拂衣袖,淡淡道:「时候不早,本相便先行告
辞。」
「江陵之事,你务必尽快处置,若让临安御史台嗅到端倪......」
话锋未尽,眸中寒光已让吕文德脊背生凉。
「至于三神器……若能令北来之客沉溺其中,岂非暗助我大宋周旋之策?」
言及于此,贾似道眸中浮现一抹笑意,目光幽深,「须知刀兵之危,未必只
在疆场。」
吕文德躬身应诺,檐角铜铃正被江风撞得铮鸣。待他再抬头,那位当朝宰相
早已踏着夜色远去,唯余石阶上几片零落残叶。
此后不久,忽必烈挥军北返。贾似道随即上奏朝廷,宣称「鄂州大捷」,理
宗喜不自胜,加封其为「平章军国重事」,朝政大权尽数纳入其掌。自此,满朝
文武再无人可与之抗衡,贾似道之势如日中天,权倾朝野。
长江北岸一处高地上,坐落着一座半月形建筑群,与南岸鄂州城隔江相望。
位置优越,江面往来船只尽收眼底。
建筑依山而建,主体为三进四合院。正门朝南,青石阶梯直通江边码头。松
柏中隐藏着瞭望哨所。大门两侧有石狮,门柱雕有蛟龙纹饰,门楣上「水涨船高」
四字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水龙窟」,漕帮总舵所在,水上帮派的龙头老大。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
箭雨破空而来,带着凌厉的风声。程英眼疾手快,玉箫出手,霎时间清啸声
中,数十支羽箭应声折断,纷纷落地。陆无双则抽出腰间长剑,剑光如电,迅疾
无伦。她虽一条腿微跛,动作却丝毫不显迟缓,反而愈发灵动巧妙。只见她手腕
轻抖,长剑化作一道弧光,将侧面射来的数十支羽箭尽数挑落。
「这些官兵也太不讲理了!」陆无双惊怒道,「竟然二话不说就下杀手!」
程英凝神戒备,一边挥动玉箫抵挡不断袭来的箭矢,一边冷声道:「无双,
你带文大人走,我来断后。」
陆无双闻言一怔:「表姐,这怎么行?我不能丢下你一个人!」
文曦也急道:「二位女侠,不必为我招惹祸端,我自行走一遭官府,自有道
理申辩。」
程英眉头一皱,语气坚决:「无双,别废话!此地不宜久留,你武功虽高,
但腿脚不便,长途奔袭不如我。带文大人先走要紧。」
话音未落,又是一波箭雨袭来。程英身形一晃,玉箫挥舞如风,将箭矢尽数
格开。雷照见状,已命令部分官兵绕向侧面,试图切断三人退路。
陆无双见形势危急,知道表姐所言有理,当即一咬牙,拉住文曦的手臂:
「文大人,随我来!」
文曦还想说什么,程英已厉声道:「快走!再迟就来不及了!」
陆无双不再犹豫,拉着文曦向山林深处疾奔而去。她虽是跛足,速度却丝毫
不慢,身法灵动,转瞬间便带着文曦消失在茂密的树丛之中。
程英见二人已走,这才全力应对眼前官兵。她玉箫横握,内力运转,清亮的
眸子中闪过一丝凌厉之色。
第二十七章:折芳入幕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呼啸着从屋檐下掠过,吹得那铜铃叮当作响,声声敲
在静夜里。
鄂州城内,吕府高墙深筑、飞檐雕梁,院落层叠,尽显权贵威势。此刻,一
间书房里烛火摇曳,墙上所悬《太宗平戎图》在昏黄光影下更显金戈铁马、肃杀
森然。
窗前,一名魁梧男子伫立凝思,眉头微蹙;寒风从窗棂缝隙灌入,拂动他衣
角。
「每年二十万银绢,倒也罢了,只是这『特许榷场』……」
话音未落,忽而转身,目光落向屋内。
吕文德迈步向前,神色凝重,语气略带忧虑:「襄阳乃南北咽喉,地位极其
关键。若许其设市通商,来日便可借护商之名屯兵驻防。届时襄阳仿若被掐住咽
喉,进退皆难。」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眼神深沉地看向对面之人:「相爷,忽必烈此举,恐
不止为商贾之利……」
对面端坐着的是右相贾似道。身着藏青官袍,面容清瘦,目光如炬,举止间
尽显一位久居庙堂的朝中重臣风范。
贾似道闻言,放下茶盏,微微一笑,神色从容:「仲文(吕文德表字),大
局当有全观。忽必烈此番北返争位,漠北龙蛇并起,必然自顾不暇。此际正可让
我大宋养精蓄锐,休兵积力。那榷场一事,不过是借势利导,暂时之计罢了。」
他稍作停顿,又续道:「况且,汗位之争未定,孰胜孰败尚难预料。眼下最
紧要的,不是一城一地得失,而是尽快送走那尊瘟神,方为上策!」
吕文德只得拱手应道:「相爷所言极是。」语毕,眉宇间却仍存一丝难言忧
色。
贾似道看在眼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说道:「仲文,你也毋须多虑。
那忽必烈,未必真如传闻那般英明神武。」
吕文德微感讶异,抬头问道:「相爷此言何意?」
贾似道负手踱步,目光闪过一丝深意:「密议中,此人曾向本相探问一事。」
吕文德心中一凛,低声问:「何事?」
贾似道唇角微扬,神色间带着几分讥诮,不疾不徐吐出三个字:「三神器。」
吕文德面色微变,神情愈发凝重。
贾似道见状,语带嘲讽:「三神器,不过是江湖传闻、无稽之谈。『得三神
器得天下』的说法,更是荒诞可笑。」
他说罢,负手踱步,眼底闪过一抹轻蔑,「忽必烈素来推崇汉家典章,对中
原文化深有研究,倒也不奇怪。只是堂堂蒙古王爷,身居高位,竟也沉迷这等江
湖野谈,实为不智。」
言至此处,他蓦然驻足,回眸看向吕文德,眉头微挑:「仲文,你莫非也信
这般传言?」
吕文德闻言神色一滞,随即苦笑摇头:「相爷明鉴,下官岂会信这无根之说?」
贾似道目光如炬,似将吕文德的心思尽收眼底。
他瞥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轻拂衣袖,淡淡道:「时候不早,本相便先行告
辞。」
「江陵之事,你务必尽快处置,若让临安御史台嗅到端倪......」
话锋未尽,眸中寒光已让吕文德脊背生凉。
「至于三神器……若能令北来之客沉溺其中,岂非暗助我大宋周旋之策?」
言及于此,贾似道眸中浮现一抹笑意,目光幽深,「须知刀兵之危,未必只
在疆场。」
吕文德躬身应诺,檐角铜铃正被江风撞得铮鸣。待他再抬头,那位当朝宰相
早已踏着夜色远去,唯余石阶上几片零落残叶。
此后不久,忽必烈挥军北返。贾似道随即上奏朝廷,宣称「鄂州大捷」,理
宗喜不自胜,加封其为「平章军国重事」,朝政大权尽数纳入其掌。自此,满朝
文武再无人可与之抗衡,贾似道之势如日中天,权倾朝野。
长江北岸一处高地上,坐落着一座半月形建筑群,与南岸鄂州城隔江相望。
位置优越,江面往来船只尽收眼底。
建筑依山而建,主体为三进四合院。正门朝南,青石阶梯直通江边码头。松
柏中隐藏着瞭望哨所。大门两侧有石狮,门柱雕有蛟龙纹饰,门楣上「水涨船高」
四字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水龙窟」,漕帮总舵所在,水上帮派的龙头老大。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