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便是大宗师四顾剑门下,
向来剑不离身的四顾剑首徒云之澜了。范闲倒吸一口吟气,双眼微眯,顿时感觉
到那系剑大汉身上自然流露出的一股厉杀之意。
就在这个时候,殿侧一方传来隐隐琴瑟之声,宫乐庄严中,有太监高声嘶喊:
「陛下驾到。」整个天下最有权力的人,庆国唯一的主人,皇帝陛下携着皇后,
缓缓从侧方走了过来,满脸温和笑容地站到龙椅之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前的群臣恭敬跪下行礼,使团来宾躬身行礼,赐宴正式开始。首先是北齐
使团大臣出列,例行的一番歌功颂德,宣扬了一番两国间的传统友谊,便退了回
去。又是东夷城云之澜出列,面无表情地说了几句,也退了回去。
范闲微笑与北齐使团饮着酒,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最近几天,长公主管理
的那些商会开始对澹泊书局下手了,提纸价压书价,简简单单的两手,就让范思
辙和七叶掌柜非常郁闷,但他知道,对方真正的手段应该在后面。而他今天的应
对手段,正好需要酒浆的帮助。
不醉酒难,装醉酒更难,这是范闲第一次宫廷赐宴时最强烈的感觉。北齐那
边也不行了,八个使臣倒了六个,最后连长宁侯都不再顾着自己身份,结果壮勇
牺牲,半挂在范闲的胳膊上。
这时,只听得陛下高声说道:「值此夏末明夜,君臣融洽,邦谊永固。范闲
你向有诗名,不若作诗一首,以志其事。」
群臣纷纷附和,知道陛下是给范家一个颜面,看来陛下灵机一动,想借今日
廷宴之机,让诸臣知晓,这范氏子,这位八品协律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陛下
是要给范氏子一个出头的大好机会,只是小范大人此时喝得半醉,恐怕会浪费这
个机会,真是可惜。
范闲酒意上诵,自嘲一笑,对着龙椅方位一拜道:「陛下,下臣只会些酸腐
句子,哪里敢在一代大家庄墨韩老先生面前献丑。」
此言一出,群臣目光都望向了庄墨韩,这才明白陛下的意思,绝对不仅仅是
给范氏子一个露脸的机会而已,而是借此机会,要向天下诸国万民证明,论武,
庆国举世无双,论文,庆国也有足以匹敌庄墨韩的才子!
范闲「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名头,在京都里早已响了数月,只是后来他坚不
作诗,才渐渐淡了。诸臣听他一句话便把事情推到庄墨韩那里,还以为他与陛下
早就暗中有个计划,要打击一下北齐文坛大家的气焰。
这庄墨韩来国之后,出入宫禁,虽然是太后及诸位娘娘敬其文名,但是只怕
陛下的心里会很不舒服。偏生庆国并无文章大家,于是乎自己这个文抄公,便被
很无辜地推上了擂台。
范闲知道自己没有猜错陛下的意思,因为隔着老远,他强悍的目力依然能够
看清楚,陛下的双眼渐渐眯了起来,目光幽深里透着一丝欣赏。
这欣赏,白然是欣赏小范大人深明朕心,同时也是警告,作首好诗出来,莫
在庄墨韩面前丢了庆国的脸面。
「不若你作一首,让庄墨韩先生品评一番,若不佳,可是要罚酒的。」皇后
微笑说道,她也清楚自己身旁男人的想法,提前布了后手。
事已至此,还能如何?范闲回到席间,不顾醉意已浓,又倾一杯,让微酸酒
浆在口中品咂一番,眉头紧锁。
众臣皆知范公子急才,所以暗中替他数着数。大约数到十五的时候,范闲双
眼里清光微现,满脸微笑,双唇微启,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同范闲每次丢诗打人一般,此诗一出,满堂俱静。
此乃曹公当年大作,范闲删了几句,抛将出来,值此殿堂之上,天下归心正
好契合陛下心思,最妙的是周公吐脯一典,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也存在,而且此周
公却不是抱皇帝之徒,而是实实在在做了皇帝,故而范闲敢于堂堂皇皇地写了出
来。
许久之后,宏大的宫殿之中,群臣才齐声唱彩:「好诗!」
皇帝陛下面露满意之色,转首望向庄墨韩,轻声道:「不知庄先生以为此诗
如何。」
庄墨韩面色不变、他这一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这种场面,也不知品评过多少
次诗词,之所以能得天下士民敬重,就连殿下这些庆国官员,也有不少都是读他
的文章入仕,所依持的,就是他的德行与他的眼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自身
宏博的学问。
「好诗,」庄墨韩轻声说道,举筷挟了一粒花生米吃了,「果然好诗,虽意
有中断,但强在其质,诗者,意为先,质为重,范公子此诗意足质实,确是好诗。
想不到南庆如今也能出人才了。」
范闲微微一笑,他对这位文坛大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不喜欢对方的
作派,浅浅一礼后便往自己的席上归去,只是脚下有些踉跄。
廷上诸官还在窃窃私语小范大人先前的诗句。如果一般而言,文事到此便算
罢了,但今天殿间的气氛似乎有些怪异,突然有一个人冷冷说道:
「庄先生先前言道南庆,本就有些不妥,先生文章大家,世人皆知。在这诗
词一道上,却不见得有范公子水平高,何必妄自点评。本朝文士众多,范公子自
属佼佼者,且不说今日十五数内成诗,单提那首万里悲秋常作客,臣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向来剑不离身的四顾剑首徒云之澜了。范闲倒吸一口吟气,双眼微眯,顿时感觉
到那系剑大汉身上自然流露出的一股厉杀之意。
就在这个时候,殿侧一方传来隐隐琴瑟之声,宫乐庄严中,有太监高声嘶喊:
「陛下驾到。」整个天下最有权力的人,庆国唯一的主人,皇帝陛下携着皇后,
缓缓从侧方走了过来,满脸温和笑容地站到龙椅之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前的群臣恭敬跪下行礼,使团来宾躬身行礼,赐宴正式开始。首先是北齐
使团大臣出列,例行的一番歌功颂德,宣扬了一番两国间的传统友谊,便退了回
去。又是东夷城云之澜出列,面无表情地说了几句,也退了回去。
范闲微笑与北齐使团饮着酒,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最近几天,长公主管理
的那些商会开始对澹泊书局下手了,提纸价压书价,简简单单的两手,就让范思
辙和七叶掌柜非常郁闷,但他知道,对方真正的手段应该在后面。而他今天的应
对手段,正好需要酒浆的帮助。
不醉酒难,装醉酒更难,这是范闲第一次宫廷赐宴时最强烈的感觉。北齐那
边也不行了,八个使臣倒了六个,最后连长宁侯都不再顾着自己身份,结果壮勇
牺牲,半挂在范闲的胳膊上。
这时,只听得陛下高声说道:「值此夏末明夜,君臣融洽,邦谊永固。范闲
你向有诗名,不若作诗一首,以志其事。」
群臣纷纷附和,知道陛下是给范家一个颜面,看来陛下灵机一动,想借今日
廷宴之机,让诸臣知晓,这范氏子,这位八品协律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陛下
是要给范氏子一个出头的大好机会,只是小范大人此时喝得半醉,恐怕会浪费这
个机会,真是可惜。
范闲酒意上诵,自嘲一笑,对着龙椅方位一拜道:「陛下,下臣只会些酸腐
句子,哪里敢在一代大家庄墨韩老先生面前献丑。」
此言一出,群臣目光都望向了庄墨韩,这才明白陛下的意思,绝对不仅仅是
给范氏子一个露脸的机会而已,而是借此机会,要向天下诸国万民证明,论武,
庆国举世无双,论文,庆国也有足以匹敌庄墨韩的才子!
范闲「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名头,在京都里早已响了数月,只是后来他坚不
作诗,才渐渐淡了。诸臣听他一句话便把事情推到庄墨韩那里,还以为他与陛下
早就暗中有个计划,要打击一下北齐文坛大家的气焰。
这庄墨韩来国之后,出入宫禁,虽然是太后及诸位娘娘敬其文名,但是只怕
陛下的心里会很不舒服。偏生庆国并无文章大家,于是乎自己这个文抄公,便被
很无辜地推上了擂台。
范闲知道自己没有猜错陛下的意思,因为隔着老远,他强悍的目力依然能够
看清楚,陛下的双眼渐渐眯了起来,目光幽深里透着一丝欣赏。
这欣赏,白然是欣赏小范大人深明朕心,同时也是警告,作首好诗出来,莫
在庄墨韩面前丢了庆国的脸面。
「不若你作一首,让庄墨韩先生品评一番,若不佳,可是要罚酒的。」皇后
微笑说道,她也清楚自己身旁男人的想法,提前布了后手。
事已至此,还能如何?范闲回到席间,不顾醉意已浓,又倾一杯,让微酸酒
浆在口中品咂一番,眉头紧锁。
众臣皆知范公子急才,所以暗中替他数着数。大约数到十五的时候,范闲双
眼里清光微现,满脸微笑,双唇微启,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同范闲每次丢诗打人一般,此诗一出,满堂俱静。
此乃曹公当年大作,范闲删了几句,抛将出来,值此殿堂之上,天下归心正
好契合陛下心思,最妙的是周公吐脯一典,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也存在,而且此周
公却不是抱皇帝之徒,而是实实在在做了皇帝,故而范闲敢于堂堂皇皇地写了出
来。
许久之后,宏大的宫殿之中,群臣才齐声唱彩:「好诗!」
皇帝陛下面露满意之色,转首望向庄墨韩,轻声道:「不知庄先生以为此诗
如何。」
庄墨韩面色不变、他这一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这种场面,也不知品评过多少
次诗词,之所以能得天下士民敬重,就连殿下这些庆国官员,也有不少都是读他
的文章入仕,所依持的,就是他的德行与他的眼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自身
宏博的学问。
「好诗,」庄墨韩轻声说道,举筷挟了一粒花生米吃了,「果然好诗,虽意
有中断,但强在其质,诗者,意为先,质为重,范公子此诗意足质实,确是好诗。
想不到南庆如今也能出人才了。」
范闲微微一笑,他对这位文坛大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不喜欢对方的
作派,浅浅一礼后便往自己的席上归去,只是脚下有些踉跄。
廷上诸官还在窃窃私语小范大人先前的诗句。如果一般而言,文事到此便算
罢了,但今天殿间的气氛似乎有些怪异,突然有一个人冷冷说道:
「庄先生先前言道南庆,本就有些不妥,先生文章大家,世人皆知。在这诗
词一道上,却不见得有范公子水平高,何必妄自点评。本朝文士众多,范公子自
属佼佼者,且不说今日十五数内成诗,单提那首万里悲秋常作客,臣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