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者,门外的近卫军听了藤原信贞的话,便毫不犹豫地冲了进来,将那个倒霉的神官头子抓了起来。
其他的神官和巫女既不敢怒更不敢言,个个低眉顺眼,惟恐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紧接着,藤原信贞便下令清场,把中小贵族和官员全部赶了出去,只留下核心的高层权贵,共同商议天皇父子的后事。
新罗女王薛嘉漪见了,虽然自己不在被驱赶的行列,但也明白自己是外人,便识趣地离开了。
不过,同样是外人的萧云秀,因为是宗主国萧梁帝国的代表使节,则留下来当了见证人。
“各位,国不可一日无君。”
藤原信贞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眼下应该拥立新君,再行发丧,扶桑的政局才能稳定。”
见众人都点了点头,藤原信贞又接着说道:“陛下有位侄子,今年十六岁,按照继承惯例,应该是第一顺位,各位觉得如何?”
“藤原大人,我有一事不明。”
扶桑的其他高官显贵们还没开口,萧云秀就按照裴轩的计划站了出来,“你们的先君尚有亲生的骨血在世,你们为什么要迎立他的侄子?”
“……您是指秋和宫内亲王?”听了萧云秀的话,藤原信贞不由得吃了一惊。
除非像新罗上次那样主动邀请当仲裁,否则萧梁帝国基本上不会介入藩属国的君位继承,只在事后追认结果而已。
他们邀请萧云秀参与会议,只是为了作见证,省了日后详细汇报的麻烦,却没想到萧云秀竟会在这时干预会议的进程。
但是,萧梁帝国的不介入,并不是明文规定,而只是出于对藩属国的尊重而产生的惯例而已。
相反,萧梁帝国明确规定,所有藩属国的君主,都必须得到天子正式的册封才具有正统性。
因此,现在萧云秀既然开口提问了,藤原信贞也没有任何拒绝回答的理由,便只能委婉地说道:“殿下出身天朝,自然有所不知。我们扶桑的继承惯例,需要同宗的男嗣灭绝,才会轮到女性继承人。因此,我们先君的侄子,在继承顺序上要排在秋和宫内亲王的前面。”
“是吗?”萧云秀以同样委婉的语气说道,“请恕我才疏学浅,不曾了解扶桑的继承法。还请藤原大人赠送一本,容我回去细细研读,免得以后又像今天这样贻笑大方。”
现今东西大陆的主要国家,包括萧梁帝国和扶桑在内,继承顺位的依据都是不成文的惯例,并没有一本明确的法典可以遵循。
这一点藤原信贞清楚,萧云秀也清楚,她提出继承法典的由头,也不过是在敲打藤原信贞,所谓的惯例不是牢不可破的成文法,惯例是用来打破的,而作为宗主国的萧梁帝国,就具备打破这种惯例的能量。
“殿下说笑了,我们扶桑哪有这样的法典?”藤原信贞露出了尴尬的笑容,“您之前的说法很有道理,考虑天理人情,确实应该由先君的亲生骨肉继位。不过嘛,国赖长君。秋和宫内亲王才十二岁,虽然天真纯洁,却不谙世事。眼下扶桑发生了这样的惨剧,正是需要强大领导力团聚民心的时刻,恐怕柔弱的秋和宫内亲王担不起这样的担子,反而压垮了身子,那时候我们这些罪臣就真的是对不起先君了……”
“藤原大人多虑了。”
萧云秀招了招手,将扶桑官方的摄影师找了过来,命令他们把刚刚拍摄下来的内容给藤原信贞以及其他高官显贵们观看,只见经过了摄像技术的加持,画面中的清子公主更是宛若圣女一般,充满了神圣的光环。
“正如诸位所见,如果这样的画面都不能团聚民心,还有什么能够做到呢?”萧云秀轻轻咳嗽了一声,接着说道,“至于强大领导力,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秋和宫内亲王才十二岁,还不到法定的成年岁数。登位之后,自然就由藤原大人担任摄政,整个扶桑,又有谁能质疑藤原大人的领导能力呢?”
听了萧云秀的话,藤原信贞的双眼中顿时闪过一道兴奋的亮光。
之前由于陷入了坚持传统惯例的思维误区,藤原信贞一时忘记了摄政这回事情。
现在经由萧云秀一提醒,藤原信贞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在实际的权力收益面前,传统和惯例自然一文不值,他立刻就觉得萧云秀说得很有道理,甚至产生了一丝感激。
“殿下说得对,是下臣短视了。”
藤原信贞迅速转变了态度,“各位,为了告慰先君的在天之灵,应该立先君的亲生女儿为新任天皇!诸位以为如何?”
代表萧梁帝国的萧云秀和身为关白的藤原信贞都发话了,在场的其他高官显贵们自然也不敢有异议,毕竟两个候选人原本都是权力核心的局外人,和他们的关系都很浅,谁当天皇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既然没有利益牵涉,他们又何必冒着触怒萧云秀和藤原信贞的风险,去强行出头维护毫无实际利益的惯例呢?
对于他们这些高官显贵们来说,该继承的早就继承了,就算因此而影响了继承顺序的变化,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地位。
见核心圈子里的众人都点了头,藤原信贞便转过身,将还在尸体旁边低声啜泣的清子公主扶了起来,恭敬地说道:“秋和宫殿下,群臣们都已经商议好了,请您来继承君位。”
第8章
清子公主对于裴轩的计划只听了个开头,只知道今天就会动手,却没有想到裴轩搞得这么惊心动魄,差点没能反应过来。
她一边表演着哀恸亡父的戏码,一边提心吊胆地观察着藤原信贞地上蹿下跳,直到萧云秀开口为她说话,清子公主这才放下心来,知道裴轩的承诺确实兑现了。
“我年幼无知,恐怕不能担此重任。”
虽然内心激动地快要跳起来了,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清子公主面露难色,轻轻摇了摇头,“还是请诸位另择贤者吧。”
“殿下不必过于自谦。”
藤原信贞自然也明白辞让的必要程序,毫不犹豫地接着说道,“这不仅仅是群臣的意见,更是扶桑百姓的心之所向,请殿下不要再推辞了。”
“藤原大人的话,说的至为允当。”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
其他的神官和巫女既不敢怒更不敢言,个个低眉顺眼,惟恐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紧接着,藤原信贞便下令清场,把中小贵族和官员全部赶了出去,只留下核心的高层权贵,共同商议天皇父子的后事。
新罗女王薛嘉漪见了,虽然自己不在被驱赶的行列,但也明白自己是外人,便识趣地离开了。
不过,同样是外人的萧云秀,因为是宗主国萧梁帝国的代表使节,则留下来当了见证人。
“各位,国不可一日无君。”
藤原信贞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眼下应该拥立新君,再行发丧,扶桑的政局才能稳定。”
见众人都点了点头,藤原信贞又接着说道:“陛下有位侄子,今年十六岁,按照继承惯例,应该是第一顺位,各位觉得如何?”
“藤原大人,我有一事不明。”
扶桑的其他高官显贵们还没开口,萧云秀就按照裴轩的计划站了出来,“你们的先君尚有亲生的骨血在世,你们为什么要迎立他的侄子?”
“……您是指秋和宫内亲王?”听了萧云秀的话,藤原信贞不由得吃了一惊。
除非像新罗上次那样主动邀请当仲裁,否则萧梁帝国基本上不会介入藩属国的君位继承,只在事后追认结果而已。
他们邀请萧云秀参与会议,只是为了作见证,省了日后详细汇报的麻烦,却没想到萧云秀竟会在这时干预会议的进程。
但是,萧梁帝国的不介入,并不是明文规定,而只是出于对藩属国的尊重而产生的惯例而已。
相反,萧梁帝国明确规定,所有藩属国的君主,都必须得到天子正式的册封才具有正统性。
因此,现在萧云秀既然开口提问了,藤原信贞也没有任何拒绝回答的理由,便只能委婉地说道:“殿下出身天朝,自然有所不知。我们扶桑的继承惯例,需要同宗的男嗣灭绝,才会轮到女性继承人。因此,我们先君的侄子,在继承顺序上要排在秋和宫内亲王的前面。”
“是吗?”萧云秀以同样委婉的语气说道,“请恕我才疏学浅,不曾了解扶桑的继承法。还请藤原大人赠送一本,容我回去细细研读,免得以后又像今天这样贻笑大方。”
现今东西大陆的主要国家,包括萧梁帝国和扶桑在内,继承顺位的依据都是不成文的惯例,并没有一本明确的法典可以遵循。
这一点藤原信贞清楚,萧云秀也清楚,她提出继承法典的由头,也不过是在敲打藤原信贞,所谓的惯例不是牢不可破的成文法,惯例是用来打破的,而作为宗主国的萧梁帝国,就具备打破这种惯例的能量。
“殿下说笑了,我们扶桑哪有这样的法典?”藤原信贞露出了尴尬的笑容,“您之前的说法很有道理,考虑天理人情,确实应该由先君的亲生骨肉继位。不过嘛,国赖长君。秋和宫内亲王才十二岁,虽然天真纯洁,却不谙世事。眼下扶桑发生了这样的惨剧,正是需要强大领导力团聚民心的时刻,恐怕柔弱的秋和宫内亲王担不起这样的担子,反而压垮了身子,那时候我们这些罪臣就真的是对不起先君了……”
“藤原大人多虑了。”
萧云秀招了招手,将扶桑官方的摄影师找了过来,命令他们把刚刚拍摄下来的内容给藤原信贞以及其他高官显贵们观看,只见经过了摄像技术的加持,画面中的清子公主更是宛若圣女一般,充满了神圣的光环。
“正如诸位所见,如果这样的画面都不能团聚民心,还有什么能够做到呢?”萧云秀轻轻咳嗽了一声,接着说道,“至于强大领导力,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秋和宫内亲王才十二岁,还不到法定的成年岁数。登位之后,自然就由藤原大人担任摄政,整个扶桑,又有谁能质疑藤原大人的领导能力呢?”
听了萧云秀的话,藤原信贞的双眼中顿时闪过一道兴奋的亮光。
之前由于陷入了坚持传统惯例的思维误区,藤原信贞一时忘记了摄政这回事情。
现在经由萧云秀一提醒,藤原信贞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在实际的权力收益面前,传统和惯例自然一文不值,他立刻就觉得萧云秀说得很有道理,甚至产生了一丝感激。
“殿下说得对,是下臣短视了。”
藤原信贞迅速转变了态度,“各位,为了告慰先君的在天之灵,应该立先君的亲生女儿为新任天皇!诸位以为如何?”
代表萧梁帝国的萧云秀和身为关白的藤原信贞都发话了,在场的其他高官显贵们自然也不敢有异议,毕竟两个候选人原本都是权力核心的局外人,和他们的关系都很浅,谁当天皇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既然没有利益牵涉,他们又何必冒着触怒萧云秀和藤原信贞的风险,去强行出头维护毫无实际利益的惯例呢?
对于他们这些高官显贵们来说,该继承的早就继承了,就算因此而影响了继承顺序的变化,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地位。
见核心圈子里的众人都点了头,藤原信贞便转过身,将还在尸体旁边低声啜泣的清子公主扶了起来,恭敬地说道:“秋和宫殿下,群臣们都已经商议好了,请您来继承君位。”
第8章
清子公主对于裴轩的计划只听了个开头,只知道今天就会动手,却没有想到裴轩搞得这么惊心动魄,差点没能反应过来。
她一边表演着哀恸亡父的戏码,一边提心吊胆地观察着藤原信贞地上蹿下跳,直到萧云秀开口为她说话,清子公主这才放下心来,知道裴轩的承诺确实兑现了。
“我年幼无知,恐怕不能担此重任。”
虽然内心激动地快要跳起来了,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清子公主面露难色,轻轻摇了摇头,“还是请诸位另择贤者吧。”
“殿下不必过于自谦。”
藤原信贞自然也明白辞让的必要程序,毫不犹豫地接着说道,“这不仅仅是群臣的意见,更是扶桑百姓的心之所向,请殿下不要再推辞了。”
“藤原大人的话,说的至为允当。”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