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
这天晚上我没有睡,心里始终牵挂着妹妹,没有我在身旁,也不知她是否能
睡好。拜托,在别人家你一定要听话,千万别像在自己家那般淘气。
第二天一大早,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去省城打工,没想到刚出门就遇到张大嫂
带着妹妹过来了。小家伙满脸泪痕,双眼都哭肿了,我心痛极了,轻声问:「怎
么了?」
「昨晚折腾了一晚,哭着喊着要找哥哥,我看着挺不落忍的,就带她来找你
了。」张大嫂说。
还没等我说什么,妹妹就抽噎着说:「哥,你不要我了吗?」
看着她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但还是极力忍着:「傻妹妹,
哥怎么会不要你呢?哥要出去打工赚钱给你交学费,没法照顾你。」
「我不要上学,我只要哥哥,哥哥你别丢下我,你去哪,我就去哪,我不要
和你分开。」妹妹倔强地说。
妹妹这番话,戳中了我心里最脆弱的地方,我突然搂紧了她,眼泪不争气地
流了出来:「好,哥再也不会丢下你了,无论去哪里,我们都要在一起,再也不
分开。」
张大嫂走了,我给妹妹做了一顿好吃的,准备带她去省城,即便我根本不知
道未来会怎么样。
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中午的时候,刘老师来了,还带来了几个学校的领导。
寒暄了一番后,刘老师问我今后的打算,我说我要出去打工。他们几个人七
嘴八舌说了一通,最后劝我暂缓几天,他们回去再想想办法。
几天后,学校那边来了消息,原来学校把我的情况向镇教办反馈了,领导看
我成绩还可以,最后拿出一个方案来,就是特事特办,从县里拨下来的教育经费
中拿出一部分,供我上中专(必须是师范),等我三年后毕业,必须回到河口镇
任教,学费就在以后的工资里扣。
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真是喜忧掺半,喜的是学费的问题解决了,我可以继续
上学了,忧的是我妹妹该如何安置,我既不能丢下她独自去上学,也不能把她留
在身边剥削她受教育的权利。
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找刘老师商量,刘老师给我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让我既可以把妹妹留在身边,又不耽误她的学习。
但是,要带妹妹一起去上学的话,肯定是不方便住学校宿舍的,只能到外边
租房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刘老师想了想,说是向上面反映一下,看能不能开学的时候在县里各学校发
起募捐,给我筹集一部分生活费。
也许是自尊心作祟,我拒绝了她的建议,毕竟我有手有脚,不想不劳而获。
刘老师深受触动,表示可以借一笔钱给我,以后慢慢还,我实在不好推却,
加上我确实需要这笔钱,只好接受了。
很快就开学了,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带着妹妹,开始了三年的师专学习生
涯。为了早日还清刘老师的借款,我每天放学后都带着妹妹去天桥摆摊,赚了钱
就拿出一部分给妹妹买些旧课本,用碎片时间教她读书认字。
2005年,我中专毕业,按照约定,回河口镇报到。听从教办安排,结果
被分到河口镇最偏僻的学校鹿山小学,这所学校座落在深山里,由于附近人烟稀
少,所以学生不多,全校都不到三十人,而在我来之前,教课老师只有校长一人。
本来按照计划,已完成二年级课程的妹妹应该上三年级,但是这一届的三年
级没有开班,于是我索性把妹妹放在四年级插班,学校偏僻还是有好处的,操作
起来特别简单。
妹妹很聪明,不到半学期就把学习进度追回来了。小升初的时候,妹妹考上
了县一中,我为她感动骄傲,都说小升初就考进县一中的学生,几乎可以说是一
只脚踏入了大学的校门,但是妹妹没有去,她说舍不得我,这小丫头,任性起来
连我的话也不听,我已经拿她没有办法了。
2009年春,河口通往南水的大桥正式通车,同年,河口并入南水镇,自
此,河口镇正式成为历史。
2010年夏,鹿山小学送走最后一名学生,村里的所有住户均已外迁,再
无生源,鹿山小学宣布闭校,同年,我被县教育局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后安排
到南水镇第二小学任教。
2014年,妹妹考上省重点大学南方农业大学,她是瞒着我自己报的志愿,
之所以报考农业大学,一来是因为学费便宜,二来助学贷款也好办。我知道,我
的妹妹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那一年,她17岁,我27岁。一晃十五年
过去了,送她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回想过去这
些年,我似乎大部分心思都花在妹妹身上,而现在我已经到了奔三的年龄,还是
孤身一人,不禁有些唏嘘。
年底的时候,南水镇首个花园式楼盘开售,均价三千,我咬了咬牙,拿出所
有积蓄付了首付,供了一套三房两厅的「大房子」。
可是有了房子并不等于有了家,一个完整的家,是需要有女主人的。于是我
开始了相亲,只是见了好几个,感觉好像都不太合适,毕竟缘分这种东西,可遇
而不可求。
现在想起来,我和妻子的相遇,并没有太多的罗曼蒂克,更多的是尴尬与滑
稽。
那是2015年春夏交替的时候,我到县城进修学习,晚上略感无聊,就到
县图书馆看书。我随意拿起一本小说,胡乱地翻看着,忽然,一个身材高挑的气
质美女迎面走来,只见她身穿浅蓝色的丝质衬衣,A字格子长裙,搭配一双卡其
色的尖头矮跟鞋,显得温婉端庄。
她拿着一本书在我对面坐下,我清楚的看到了书皮上那几个大字《包法利夫
人》。说实话之前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不知讲的是啥,但看书名我可以推定那
是一本国外的著作,然后就猜想她应该是有一定文学修养的文艺青年。
我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她的脸蛋上,那是一张精致的脸,细长的双眉,清澈的
眼眸,挺秀的鼻梁,红润的嘴唇,共同勾勒出她极具辨识度的美貌,让人只要看
上一眼,就再也难以忘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这天晚上我没有睡,心里始终牵挂着妹妹,没有我在身旁,也不知她是否能
睡好。拜托,在别人家你一定要听话,千万别像在自己家那般淘气。
第二天一大早,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去省城打工,没想到刚出门就遇到张大嫂
带着妹妹过来了。小家伙满脸泪痕,双眼都哭肿了,我心痛极了,轻声问:「怎
么了?」
「昨晚折腾了一晚,哭着喊着要找哥哥,我看着挺不落忍的,就带她来找你
了。」张大嫂说。
还没等我说什么,妹妹就抽噎着说:「哥,你不要我了吗?」
看着她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但还是极力忍着:「傻妹妹,
哥怎么会不要你呢?哥要出去打工赚钱给你交学费,没法照顾你。」
「我不要上学,我只要哥哥,哥哥你别丢下我,你去哪,我就去哪,我不要
和你分开。」妹妹倔强地说。
妹妹这番话,戳中了我心里最脆弱的地方,我突然搂紧了她,眼泪不争气地
流了出来:「好,哥再也不会丢下你了,无论去哪里,我们都要在一起,再也不
分开。」
张大嫂走了,我给妹妹做了一顿好吃的,准备带她去省城,即便我根本不知
道未来会怎么样。
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中午的时候,刘老师来了,还带来了几个学校的领导。
寒暄了一番后,刘老师问我今后的打算,我说我要出去打工。他们几个人七
嘴八舌说了一通,最后劝我暂缓几天,他们回去再想想办法。
几天后,学校那边来了消息,原来学校把我的情况向镇教办反馈了,领导看
我成绩还可以,最后拿出一个方案来,就是特事特办,从县里拨下来的教育经费
中拿出一部分,供我上中专(必须是师范),等我三年后毕业,必须回到河口镇
任教,学费就在以后的工资里扣。
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真是喜忧掺半,喜的是学费的问题解决了,我可以继续
上学了,忧的是我妹妹该如何安置,我既不能丢下她独自去上学,也不能把她留
在身边剥削她受教育的权利。
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找刘老师商量,刘老师给我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让我既可以把妹妹留在身边,又不耽误她的学习。
但是,要带妹妹一起去上学的话,肯定是不方便住学校宿舍的,只能到外边
租房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刘老师想了想,说是向上面反映一下,看能不能开学的时候在县里各学校发
起募捐,给我筹集一部分生活费。
也许是自尊心作祟,我拒绝了她的建议,毕竟我有手有脚,不想不劳而获。
刘老师深受触动,表示可以借一笔钱给我,以后慢慢还,我实在不好推却,
加上我确实需要这笔钱,只好接受了。
很快就开学了,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带着妹妹,开始了三年的师专学习生
涯。为了早日还清刘老师的借款,我每天放学后都带着妹妹去天桥摆摊,赚了钱
就拿出一部分给妹妹买些旧课本,用碎片时间教她读书认字。
2005年,我中专毕业,按照约定,回河口镇报到。听从教办安排,结果
被分到河口镇最偏僻的学校鹿山小学,这所学校座落在深山里,由于附近人烟稀
少,所以学生不多,全校都不到三十人,而在我来之前,教课老师只有校长一人。
本来按照计划,已完成二年级课程的妹妹应该上三年级,但是这一届的三年
级没有开班,于是我索性把妹妹放在四年级插班,学校偏僻还是有好处的,操作
起来特别简单。
妹妹很聪明,不到半学期就把学习进度追回来了。小升初的时候,妹妹考上
了县一中,我为她感动骄傲,都说小升初就考进县一中的学生,几乎可以说是一
只脚踏入了大学的校门,但是妹妹没有去,她说舍不得我,这小丫头,任性起来
连我的话也不听,我已经拿她没有办法了。
2009年春,河口通往南水的大桥正式通车,同年,河口并入南水镇,自
此,河口镇正式成为历史。
2010年夏,鹿山小学送走最后一名学生,村里的所有住户均已外迁,再
无生源,鹿山小学宣布闭校,同年,我被县教育局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后安排
到南水镇第二小学任教。
2014年,妹妹考上省重点大学南方农业大学,她是瞒着我自己报的志愿,
之所以报考农业大学,一来是因为学费便宜,二来助学贷款也好办。我知道,我
的妹妹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那一年,她17岁,我27岁。一晃十五年
过去了,送她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回想过去这
些年,我似乎大部分心思都花在妹妹身上,而现在我已经到了奔三的年龄,还是
孤身一人,不禁有些唏嘘。
年底的时候,南水镇首个花园式楼盘开售,均价三千,我咬了咬牙,拿出所
有积蓄付了首付,供了一套三房两厅的「大房子」。
可是有了房子并不等于有了家,一个完整的家,是需要有女主人的。于是我
开始了相亲,只是见了好几个,感觉好像都不太合适,毕竟缘分这种东西,可遇
而不可求。
现在想起来,我和妻子的相遇,并没有太多的罗曼蒂克,更多的是尴尬与滑
稽。
那是2015年春夏交替的时候,我到县城进修学习,晚上略感无聊,就到
县图书馆看书。我随意拿起一本小说,胡乱地翻看着,忽然,一个身材高挑的气
质美女迎面走来,只见她身穿浅蓝色的丝质衬衣,A字格子长裙,搭配一双卡其
色的尖头矮跟鞋,显得温婉端庄。
她拿着一本书在我对面坐下,我清楚的看到了书皮上那几个大字《包法利夫
人》。说实话之前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不知讲的是啥,但看书名我可以推定那
是一本国外的著作,然后就猜想她应该是有一定文学修养的文艺青年。
我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她的脸蛋上,那是一张精致的脸,细长的双眉,清澈的
眼眸,挺秀的鼻梁,红润的嘴唇,共同勾勒出她极具辨识度的美貌,让人只要看
上一眼,就再也难以忘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