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21
第一百四十三章 神秘妇人
时那尸王凶神恶煞,但见昏迷中的宁红夜犹如仇人,不由分说便扑咬而来,一眉急举桃木剑迎战。
赵神月谓子衿道:“尔等快快逃去,此尸王专取宁红夜性命,这道士不是他的对手。”
两徒弟也明白事情紧急,几人护着宁红夜等人慌忙撤去,待几人不见踪影,赵神月抽出玉剑,悬在空中喝道:“那鬼王,你尚认得我否?”
那鬼王闻得声音,弃了一眉便来寻衅,方一眉与他斗了几个回合,正着吃力,见这尸鬼正与赵神月纠缠,一人一尸斗了上百回合,不见胜负,忙来到坛前,踏步引气,取黄符,洒米酒,口中念念有词。
哪知这鬼王力术不进,且力大无穷,但一个鬼怖尸头朝天一啸,登时日月无光。
雾蒙蒙遮天蔽月的不详黑云仿佛鬼门关开,千年老树拔根反栽,万年灵草倒头归泥,二人顿闻山中周边惨咽咽的哀嚎声,索命声,哭吶声。
那些枉死的,战死的,被抛尸弃首了不知百年,千年的亡者们纷纷挖土重归世间,尽管止剩白骨,残渣臭肉的躯壳,但怨念积累千年,独剩对世上人间无数的咒怨。
“啊……啊啊……”
"这是……"
一眉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恐怖的场景,这比茅山古书当中记载的上古邪祟魔物还要渗人,对此身为瑶池上仙的赵神月也神情凝重,皱眉含思:"看来,此番再想收伏也难了,若是华光在世,不知可否,只是……罢了,事到如今再想还有什么用."
于是赵神月谓一眉道人曰:"看来此番降魔已难,你且快去护住其他人."
一眉见众人已走远,心中为想师弟报仇,愤懑道:"今日正好降它,我走什么?"
赵神月冷笑:"你这凡夫,好心劝你全然不听,也罢,要死你尚自己去罢."
这时四方八路各路骨尸亡人皆扑路而来,那鬼王更是领头先锋,张着血红大口,跨骑上古邪兽夺命而来,赵神月玉齿紧咬,终究不忍再死一人.
她腾在空中,轻舞白光,立时大地爆影,白雾重重,冲出无数个赵神月来,其实全是幻影,看作是白光幻作的纸人相似,八面去风与亡人奔赴杀去,但幻影终究只是幻影,白雾散去,原地早已无人.
话说赵神月使一个遁身术,太乙外身法闪走,不知去向.一眉只觉后颈一亮,整人被提起,风啸迷眼,落地已是摔在地上,再看已是大路.
暂且不提,且说子衿一行护着宁红夜慌忙逃离,那鬼王引起尸啸,无处不在追杀四人,四人屏气躲过数劫,逃出山林来到官路,
忽听得地动山摇,烟尘滚滚,抬头望去,但见黑漆漆,乌泱泱甲胄军士开拔之声,扬起沙尘汹汹赶来.
众人大喜,连忙上前相迎,然而子衿眼明,遥远便瞧出不对.
这支队伍后面居然还跟着各种恐怖渗人的鬼怪,什么无头恶鬼,怪面邪精,山魈罔尸,魑魅血獐,有军士乘在马上连人带匹悉数卷入空中旋风,分尸而死,又有甲士以身试险,吸干阳气变作人干,倒地身亡.
阿英和阿豪还在举手呼唤:"在这里……在这里……"
子衿连忙扯住二人,指着后面大叫:"那些不是人,快跑."
二人这才定睛一瞧,为首的一批骑将居然面漏惊恐之色,浑身是血,还有几个残肢断臂,已成闻风而逃之色,丧家之犬之徒.
阿英吓得结结巴巴:"那……那我们怎么办……"
"快跑!"
子衿大喊一声,带着几人往路边小道一钻,穿了一片竹林,见有一座落魄的道观,众人逃了一路实在没有力气,于是暂且躲进当中.
阿豪气喘吁吁,见着众人口干舌燥,便道:"我去看看这附近有没有水."
阿英胆小,便嘱咐说:"那你快点回来."
阿豪答应了一声,径直往道观后面而去.
一路心惊胆跳,子衿这时安慰着一旁的巧儿,她虽受了惊吓,但也是吃过苦的人,因此还好,而宁红夜虽说是带病在身,但之前喂下了返魂花之后在逃跑的过程中也醒了过来,只是依旧虚弱.
"看来,你又找到了一个娘子了."
宁红夜脸色不太好,但并不妨碍她刻薄的语气,为此子衿也只是笑笑说:"我之前还差点找到你身上去了呢."
宁红夜皱了皱眉,知道他是在说之前顾清寒的那夜.
那夜也不知被这花贼占了便宜否,对于如今虚弱的宁红夜来说,她也不愿再去提起.
巧儿怯生生的在子衿耳边问道:"她好可怕,公子你是不是得罪过她?"
子衿也不知道她为何总是这样针对自己,便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巧儿毕竟单纯,又问:"那公子刚才说差点找到她身上去了,是什么意思?"
子衿呵呵笑道:"开个玩笑,没什么意思."
宁红夜闻到,也只是冷笑了一声.
在一旁心有余悸的阿英见几人都坐着休息,于是也凑过来,几人对他没话说,都各自缄默了.
过了一会儿,阿豪从道观后面回来,水竹中盛满了水,分给众人喝了,子衿喝了还是渴,问阿豪说:"你从哪打来的?"
阿豪说:"后面有一条溪,连着竹林,看起来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子衿拿起水竹,说:"我还是好渴,待我去再打一观来."
走了有二里来路,来到道观后面,果然见到一处溪水,然而溪水旁有一个亭子,见那白烟随风纷飞,且素有白纸。
他定睛一看,有一个妇人身披着白服正在那里哭诉:“夫啊,夫啊,你离我而去,教妾如何是好……”
想这清明还未到,应是那妇人正在哭亡夫的奠日,本来不干他事,而且此番鬼怪频出,谁知是什么精怪化身,但过去又要经过亭子,这下倒另子衿有些踌躇.
可那妇人哭泣之声潺潺如水,哀鸣悸人,令人闻也想起伤心事来。
那妇人又哭:“君这一去倒也省事,只是可怜我妇道人家,上无父母,下无儿女,举目无亲,更不知还有什么活头。早知如此,我便一同随你去了也好。”
子衿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走上前去,也随她一起往火里放去白纸烧,一同哀泣。
那妇人擦了擦泪,说道:“你是何人,又哭什么?”
子衿一脸苦涩:“我不过是一个过路人,方才听到你哭亡夫,令得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第一百四十三章 神秘妇人
时那尸王凶神恶煞,但见昏迷中的宁红夜犹如仇人,不由分说便扑咬而来,一眉急举桃木剑迎战。
赵神月谓子衿道:“尔等快快逃去,此尸王专取宁红夜性命,这道士不是他的对手。”
两徒弟也明白事情紧急,几人护着宁红夜等人慌忙撤去,待几人不见踪影,赵神月抽出玉剑,悬在空中喝道:“那鬼王,你尚认得我否?”
那鬼王闻得声音,弃了一眉便来寻衅,方一眉与他斗了几个回合,正着吃力,见这尸鬼正与赵神月纠缠,一人一尸斗了上百回合,不见胜负,忙来到坛前,踏步引气,取黄符,洒米酒,口中念念有词。
哪知这鬼王力术不进,且力大无穷,但一个鬼怖尸头朝天一啸,登时日月无光。
雾蒙蒙遮天蔽月的不详黑云仿佛鬼门关开,千年老树拔根反栽,万年灵草倒头归泥,二人顿闻山中周边惨咽咽的哀嚎声,索命声,哭吶声。
那些枉死的,战死的,被抛尸弃首了不知百年,千年的亡者们纷纷挖土重归世间,尽管止剩白骨,残渣臭肉的躯壳,但怨念积累千年,独剩对世上人间无数的咒怨。
“啊……啊啊……”
"这是……"
一眉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恐怖的场景,这比茅山古书当中记载的上古邪祟魔物还要渗人,对此身为瑶池上仙的赵神月也神情凝重,皱眉含思:"看来,此番再想收伏也难了,若是华光在世,不知可否,只是……罢了,事到如今再想还有什么用."
于是赵神月谓一眉道人曰:"看来此番降魔已难,你且快去护住其他人."
一眉见众人已走远,心中为想师弟报仇,愤懑道:"今日正好降它,我走什么?"
赵神月冷笑:"你这凡夫,好心劝你全然不听,也罢,要死你尚自己去罢."
这时四方八路各路骨尸亡人皆扑路而来,那鬼王更是领头先锋,张着血红大口,跨骑上古邪兽夺命而来,赵神月玉齿紧咬,终究不忍再死一人.
她腾在空中,轻舞白光,立时大地爆影,白雾重重,冲出无数个赵神月来,其实全是幻影,看作是白光幻作的纸人相似,八面去风与亡人奔赴杀去,但幻影终究只是幻影,白雾散去,原地早已无人.
话说赵神月使一个遁身术,太乙外身法闪走,不知去向.一眉只觉后颈一亮,整人被提起,风啸迷眼,落地已是摔在地上,再看已是大路.
暂且不提,且说子衿一行护着宁红夜慌忙逃离,那鬼王引起尸啸,无处不在追杀四人,四人屏气躲过数劫,逃出山林来到官路,
忽听得地动山摇,烟尘滚滚,抬头望去,但见黑漆漆,乌泱泱甲胄军士开拔之声,扬起沙尘汹汹赶来.
众人大喜,连忙上前相迎,然而子衿眼明,遥远便瞧出不对.
这支队伍后面居然还跟着各种恐怖渗人的鬼怪,什么无头恶鬼,怪面邪精,山魈罔尸,魑魅血獐,有军士乘在马上连人带匹悉数卷入空中旋风,分尸而死,又有甲士以身试险,吸干阳气变作人干,倒地身亡.
阿英和阿豪还在举手呼唤:"在这里……在这里……"
子衿连忙扯住二人,指着后面大叫:"那些不是人,快跑."
二人这才定睛一瞧,为首的一批骑将居然面漏惊恐之色,浑身是血,还有几个残肢断臂,已成闻风而逃之色,丧家之犬之徒.
阿英吓得结结巴巴:"那……那我们怎么办……"
"快跑!"
子衿大喊一声,带着几人往路边小道一钻,穿了一片竹林,见有一座落魄的道观,众人逃了一路实在没有力气,于是暂且躲进当中.
阿豪气喘吁吁,见着众人口干舌燥,便道:"我去看看这附近有没有水."
阿英胆小,便嘱咐说:"那你快点回来."
阿豪答应了一声,径直往道观后面而去.
一路心惊胆跳,子衿这时安慰着一旁的巧儿,她虽受了惊吓,但也是吃过苦的人,因此还好,而宁红夜虽说是带病在身,但之前喂下了返魂花之后在逃跑的过程中也醒了过来,只是依旧虚弱.
"看来,你又找到了一个娘子了."
宁红夜脸色不太好,但并不妨碍她刻薄的语气,为此子衿也只是笑笑说:"我之前还差点找到你身上去了呢."
宁红夜皱了皱眉,知道他是在说之前顾清寒的那夜.
那夜也不知被这花贼占了便宜否,对于如今虚弱的宁红夜来说,她也不愿再去提起.
巧儿怯生生的在子衿耳边问道:"她好可怕,公子你是不是得罪过她?"
子衿也不知道她为何总是这样针对自己,便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巧儿毕竟单纯,又问:"那公子刚才说差点找到她身上去了,是什么意思?"
子衿呵呵笑道:"开个玩笑,没什么意思."
宁红夜闻到,也只是冷笑了一声.
在一旁心有余悸的阿英见几人都坐着休息,于是也凑过来,几人对他没话说,都各自缄默了.
过了一会儿,阿豪从道观后面回来,水竹中盛满了水,分给众人喝了,子衿喝了还是渴,问阿豪说:"你从哪打来的?"
阿豪说:"后面有一条溪,连着竹林,看起来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子衿拿起水竹,说:"我还是好渴,待我去再打一观来."
走了有二里来路,来到道观后面,果然见到一处溪水,然而溪水旁有一个亭子,见那白烟随风纷飞,且素有白纸。
他定睛一看,有一个妇人身披着白服正在那里哭诉:“夫啊,夫啊,你离我而去,教妾如何是好……”
想这清明还未到,应是那妇人正在哭亡夫的奠日,本来不干他事,而且此番鬼怪频出,谁知是什么精怪化身,但过去又要经过亭子,这下倒另子衿有些踌躇.
可那妇人哭泣之声潺潺如水,哀鸣悸人,令人闻也想起伤心事来。
那妇人又哭:“君这一去倒也省事,只是可怜我妇道人家,上无父母,下无儿女,举目无亲,更不知还有什么活头。早知如此,我便一同随你去了也好。”
子衿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走上前去,也随她一起往火里放去白纸烧,一同哀泣。
那妇人擦了擦泪,说道:“你是何人,又哭什么?”
子衿一脸苦涩:“我不过是一个过路人,方才听到你哭亡夫,令得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