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龙腾明末之征服 > 【龙腾明末之征服】第二部6-9

【龙腾明末之征服】第二部6-9

热门推荐:
拨给的总数甚至远超出国家各地一年的岁供京师的粮食。

朝廷也因之背上沉重的负担。

此条,因祖制,亦考验着陛下的智慧及胆识。

臣的建议是,复审宗室田地,严律法,令多者还之,俸禄惠及三代,余者从众也,并许之以科举、仕途之利。”

说白了,就是让朝廷重新丈量宗室土地,多的,拿出来,并用法律来制约。另外,朝廷只负责三代以内的宗室俸禄,三代以外的就不管了,就像普通大众一样,自由身,可以参加科举,也可以当官。

王克非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一说法。

话说朱元璋对待功臣勋将、嫔妃宫女那是极为苛刻,稍有不满就大开杀戒,视他们如同蝼蚁,但他对待自己亲生骨肉和后代子孙却极为庇佑,每个皇族成员生下来,就天然的有了爵位,年俸、土地以及各种赏赐极为丰厚,即使最低等的爵位奉国中尉,也能领到200石米的俸禄。

按明制,一石等于153.5斤,一斤等于现在的594.6克。一石合现在的合现在的182.5市斤,200石合现在的36500市斤。按现在超市最低价格的米价算,也有8万多元了。

天下亿万百姓,为一家人提供民脂民膏,而皇族们享受这么优越的生活,却整日无所事事,无聊之下便可劲的娶妻生子,皇族的数量,就好比吹泡似的扩大起来。据记载,明末皇室宗室人口达到了惊人的100多万。

当然,欺压百姓有多惨,百姓的仇恨就有多深,未来的报复就有多血腥。李自成的特点是“不嗜杀”,唯独对于皇帝后代,赶尽杀绝!可见贫民对皇室多么痛恨!

前世的事儿,不归我管,可在今世,自己首要的任务就是消灭这些蛀虫。

地主、官员、勋贵、宗室,当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其三。是满清的持续威胁。”李岩继续说道。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国号金,崇祯九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数十年来,满清铁骑虎踞关外,虎视眈眈。

据臣所知,满族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八旗制度。八旗子弟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没有战事的时候就耕田种地,有战事的时候就上场打仗,在满清建立之初,骑马射箭,样样都行,战斗力十分强悍。

面对建奴,我朝作战屡屡失利,唯有被动防御,以致军饷吃紧。

万历四十八年加派辽饷五百二十多万两,已经超过了朝廷全年的正常开支数额,到崇祯四年辽饷达到了一千多万两,十年加剿饷二百八十万两,十二年再加练饷七百三十余万两,加派总数高达两千余万两,远超朝廷正常年代的赋税收。

除了卫所制度废弛,募兵数量增加外,军官贪污腐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陛下担心一旦开始整治贪官污吏,会动摇军心,只好通过不断增加军饷来安抚将官们,也让军队中的贪腐现象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嘭”,王克非重重的退捶了一下身前的案子。

“爱卿所言有理,此,朕之过也!待机遇成熟,朕,定会处置这些宵小。建奴乱我中国,已数十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就算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亦要捍卫我大明江山,共雪我百姓深仇大恨,大明,亘古传承未变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血性与风骨!”

前世满人入关,一开始打的是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进了京后立马翻脸不认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庚寅之劫,广州大屠杀,前后屠虐了一百多年,死亡人数在四千万至八千万之间,史称为满清大屠杀。

大屠杀,使得中国很多地区“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鲁迅先生对此评价说:“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今世,我来了,勿忘国耻,定不能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陛下圣明!”李岩拱手施礼,接着又说道:

“其四,为商人道德的失控。这一点在晋商八大家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据臣所知,八大家不仅和建奴进行贸易,提供各种违禁物资,还会作为建奴的耳目,刺探军情等。他们操纵张家口的贸易活动,并以商为名,暗中为满清输送军需物资和情报,并在满清最困难的时候给满清提供粮食,是有名的汉奸家族。

是也,晋商每赚到的一块铜板里面,可能都埋葬着一个冤魂。”

的确,当年有不少晋商完全是一群自私自利的金钱动物,眼里根本没有国家民族,毫无商业伦理道德可言。

他们向清军出售粮草、武器、情报、充足内应等,帮助清军入关劫掠,清军抢来的钱财人物等再卖给晋商换取更多物质,由此形成一个畸形而血腥的贸易链条,双方紧密合作,深挖明朝墙角跟,因此清朝建立之后,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顺治才会给予“八大皇商”名头和一些特权。

在清代,全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出现这一现象并非偶然。

“爱卿,朕记下了,晋商八家,秋后之蚂蚱耳,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笔账,就先给他记着,早晚有一天朕会和他们清算。爱卿接着讲。”

王克非侧颜的脸庞,因为绷紧而显得冷峻刚毅,他认真的样子,透着无人可侵犯的强势,不愧为倨傲的王者。

“其五,天灾与瘟疫。”李岩接着说道。

“陛下,臣研究诸史,发现自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北旱南涝,天灾严重。北方各地,大旱加上大寒,直接造成粮食绝产,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臣认为粮食绝产,百姓无奈,只能与老鼠抢食,故而又引发了鼠疫大爆发。

陛下亦不必释怀,此乃天意,非人力可为,惜哉! ”

看来老天爷也不愿帮助明朝呀,有一个词语叫做"天灾人祸",虽然说历朝历代都有天灾,但是不得不说明朝遭遇的天灾是最多的,而且灾情十分严重,这对于落后的封建王朝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嘉靖大地震,小冰河时期,天启大爆炸,大鼠疫,明朝后期的四次天灾接踵而至,显得十分离奇,尤其是小冰河期,气温骤然下降,甚至降到了千年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