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只不过是一步错,着了道,结果就前功尽弃,被擒去做性奴,成了满足幻魔的玩物,生育的种兽……
如今更是不堪,幻魔好歹还是一代枭雄魔头,韩云溪与骆甄仙无异是“星星之火怎可与日月争辉”,但她现在却又是韩云溪囚禁起来的鼎炉和玩物。
物伤其类,白莹月又叹了一声:
“哎,贱妾没当过别人的娘子,也不知道怎么当一个好娘子,想着,让夫君心想事成总归不会错的,夫人认为呢?”
“身不由己呐,沈夫人也别哀叹了,其实贱妾和你并无分别。”
“哎,本来想着让姜夫人吊着夫君胃口,让夫君有些动力,不过既然如此了,贱妾干脆就顺水推舟再帮夫君一把吧。谁叫他是贱妾的夫君呢。”
对于白莹月的感慨,韩云溪一无所知,但对他而言,要回答人生意义这个问题并不难:
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不白来一遭罢了。
这就是韩云溪的答案。
心态这种东西,与修为无关。
至少韩云溪很早就明白了。
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努力争取,得之,失之,均是命也,可强求,但绝不记挂。
故此,当初黑豹寨一行,利益早已分妥,他还是把自己所得半成中分了一半给庆州的黄少伊,这种经营往日并不鲜见,而平日对跟班,打赏奖励也极其大方。
到该赌的时候,他能押上身家性命,不该赌的时候,又能隐忍等候。
只因他生来就拥有许多人无法拥有的东西,又天然失去一些东西。
命也。
此刻,母亲已经触手可得了,韩云溪也没有狂喜。
他兴奋激动,但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深究了自己内心里真正的需求后,主动给自己上了限制和枷锁。
而他的克制和追求,却恰恰是母亲姜玉澜的噩梦与折磨!
韩云溪敲着心中的算盘,却不知道白莹月想得更深切。
无论姜玉澜是否真的屈服,白莹月也要上一道“枷锁”,避免韩云溪这个“灵丹妙药”出什么差错,导致她前功尽弃。
夜里,她直入青藤轩,对姜玉澜来了一趟“炼魂”。
一方面,她要帮韩云溪进一步佐证“公孙龙还活着”,另一方面,看到别的女子遭受这种曾经让她疯掉的痛苦,又未尝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
三日之后。
在青龙堂召开的门派议事会上,当着一众长老、堂主和执事面前,坐于门主韩云溪身后,仿佛垂帘听政的太后一般的姜玉澜,起身宣布自贬为“舍人”。
何为舍人?
舍人之于门主,近乎太监加尚书之于皇帝,平日不但要协助门主处理公务,起草文书,传递命令,还要鞍前马后负责门主的一切生活起居,出行。
过去姜玉澜不喜有人参与她的权力,故她任门主之时,并不任用舍人一职。
如今,她这太初门前门主,门主之母,却要当自己孩儿的“舍人”?
不过在议事上会,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为韩云溪为母亲设计的理想非常的充分:“修炼心法所需,要磨练心性,故此自贬舍人”。
长老堂主们,纳闷有之,并无太多置疑。
天下心法万千,有需在瀑布下修习的,有需自断一臂的,各人有各人独特修炼法门,像这种修炼心性的做法倒并不鲜见,只不过大多的选择是到市井中去“大隐隐于市”,或出家之类罢了。
前来宣布太初门晋升十卿的东武林盟盟主尹载阳,也曾为证道甘愿在一酒楼内当了十五载的店小二,这也是为何,他修为、威望更在盟主皇妲己之上,却甘愿拱手权势地位于青秀俊杰。
但待各堂主和执事对下面之人宣告时,则无可避免地引起了哗然。
伦常中,哪有母亲伺候儿子的?
只是涉及前门主和现任门主之事,当众都不敢妄议,私底下则不免议论纷纭。
姜玉澜作何感想?
前任门主,江湖中显赫有名的冰牡丹,盘州第一美人……,在众人口中拥有诸多名号的姜玉澜,过去她在门中走动,那是皇后、太后摆驾,所到之处,人皆低头目光回避,那身光满敢与日月争辉,如今华装不再,穿上了一身朴素舍人服,去服侍儿子韩云溪。
该杀气蒸腾着,冲天而起,四下蔓延。
该拳头捏着,指骨啪嘞作响,像拆了听雨轩般,将整个太初门夷为平地,将所有人屠戮尽殆。
她又更愿像之前那般,自己全然没了反抗能力被捆在树上,或者不受控制地主动被人侵犯,让韩云溪直接把她身子要了,行那母子乱伦之实。
但现在却是要她做戏?当一名戏子??
她宁愿死!
但自我了断的选择啊,从来都不在她手中。
年轻时,身为绝色美人的姜玉澜不可避免要思考一个问题:若自己不幸失陷敌手,怎么办?
那时最大的觉悟,无非是,大不了一死了之,但在江湖闯荡历练久了以后,她愈发怀疑起来,这是一种何其天真的想法,因为很多时候人是根本就没有自我了断的机会。
对于女武者来说,最成熟的想法却是——抛弃贞洁的道德。
旭日初升,晨光普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但对于姜玉澜而言,则是噩梦的延续,沐浴洗漱后,打开衣柜,既不着胸衣,也不穿亵裤,而是将那一身朴素的舍人服穿上,围了下裙,束了腰带,出了门。
如今太初门大军开拔在即,准备南征的弟子们早就下了山,修习战阵,提前熟悉行军扎营,因此整个太初门变得冷清起来,如此朴素打扮在总坛内穿行的姜玉澜,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
但她还是无可避免地听到一些刺耳的窃窃私语:
“李兄,瞧见了吗?”
“瞧见什么?”
“姜长老。”
“刘兄慎言。”
“嗨!你我什么交情?难道刘某还信不过李兄?再说,现在该叫姜舍人了,可不是刘某妄议,那日在李堂主那,那姜……,还是说‘她’吧,她送文书过来,端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啧啧,倒也不怕李兄笑话,刘某依旧不敢直视其面容。”
“……,姜门主胸襟非凡,让我辈拜服。”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如今更是不堪,幻魔好歹还是一代枭雄魔头,韩云溪与骆甄仙无异是“星星之火怎可与日月争辉”,但她现在却又是韩云溪囚禁起来的鼎炉和玩物。
物伤其类,白莹月又叹了一声:
“哎,贱妾没当过别人的娘子,也不知道怎么当一个好娘子,想着,让夫君心想事成总归不会错的,夫人认为呢?”
“身不由己呐,沈夫人也别哀叹了,其实贱妾和你并无分别。”
“哎,本来想着让姜夫人吊着夫君胃口,让夫君有些动力,不过既然如此了,贱妾干脆就顺水推舟再帮夫君一把吧。谁叫他是贱妾的夫君呢。”
对于白莹月的感慨,韩云溪一无所知,但对他而言,要回答人生意义这个问题并不难:
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不白来一遭罢了。
这就是韩云溪的答案。
心态这种东西,与修为无关。
至少韩云溪很早就明白了。
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努力争取,得之,失之,均是命也,可强求,但绝不记挂。
故此,当初黑豹寨一行,利益早已分妥,他还是把自己所得半成中分了一半给庆州的黄少伊,这种经营往日并不鲜见,而平日对跟班,打赏奖励也极其大方。
到该赌的时候,他能押上身家性命,不该赌的时候,又能隐忍等候。
只因他生来就拥有许多人无法拥有的东西,又天然失去一些东西。
命也。
此刻,母亲已经触手可得了,韩云溪也没有狂喜。
他兴奋激动,但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深究了自己内心里真正的需求后,主动给自己上了限制和枷锁。
而他的克制和追求,却恰恰是母亲姜玉澜的噩梦与折磨!
韩云溪敲着心中的算盘,却不知道白莹月想得更深切。
无论姜玉澜是否真的屈服,白莹月也要上一道“枷锁”,避免韩云溪这个“灵丹妙药”出什么差错,导致她前功尽弃。
夜里,她直入青藤轩,对姜玉澜来了一趟“炼魂”。
一方面,她要帮韩云溪进一步佐证“公孙龙还活着”,另一方面,看到别的女子遭受这种曾经让她疯掉的痛苦,又未尝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
三日之后。
在青龙堂召开的门派议事会上,当着一众长老、堂主和执事面前,坐于门主韩云溪身后,仿佛垂帘听政的太后一般的姜玉澜,起身宣布自贬为“舍人”。
何为舍人?
舍人之于门主,近乎太监加尚书之于皇帝,平日不但要协助门主处理公务,起草文书,传递命令,还要鞍前马后负责门主的一切生活起居,出行。
过去姜玉澜不喜有人参与她的权力,故她任门主之时,并不任用舍人一职。
如今,她这太初门前门主,门主之母,却要当自己孩儿的“舍人”?
不过在议事上会,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为韩云溪为母亲设计的理想非常的充分:“修炼心法所需,要磨练心性,故此自贬舍人”。
长老堂主们,纳闷有之,并无太多置疑。
天下心法万千,有需在瀑布下修习的,有需自断一臂的,各人有各人独特修炼法门,像这种修炼心性的做法倒并不鲜见,只不过大多的选择是到市井中去“大隐隐于市”,或出家之类罢了。
前来宣布太初门晋升十卿的东武林盟盟主尹载阳,也曾为证道甘愿在一酒楼内当了十五载的店小二,这也是为何,他修为、威望更在盟主皇妲己之上,却甘愿拱手权势地位于青秀俊杰。
但待各堂主和执事对下面之人宣告时,则无可避免地引起了哗然。
伦常中,哪有母亲伺候儿子的?
只是涉及前门主和现任门主之事,当众都不敢妄议,私底下则不免议论纷纭。
姜玉澜作何感想?
前任门主,江湖中显赫有名的冰牡丹,盘州第一美人……,在众人口中拥有诸多名号的姜玉澜,过去她在门中走动,那是皇后、太后摆驾,所到之处,人皆低头目光回避,那身光满敢与日月争辉,如今华装不再,穿上了一身朴素舍人服,去服侍儿子韩云溪。
该杀气蒸腾着,冲天而起,四下蔓延。
该拳头捏着,指骨啪嘞作响,像拆了听雨轩般,将整个太初门夷为平地,将所有人屠戮尽殆。
她又更愿像之前那般,自己全然没了反抗能力被捆在树上,或者不受控制地主动被人侵犯,让韩云溪直接把她身子要了,行那母子乱伦之实。
但现在却是要她做戏?当一名戏子??
她宁愿死!
但自我了断的选择啊,从来都不在她手中。
年轻时,身为绝色美人的姜玉澜不可避免要思考一个问题:若自己不幸失陷敌手,怎么办?
那时最大的觉悟,无非是,大不了一死了之,但在江湖闯荡历练久了以后,她愈发怀疑起来,这是一种何其天真的想法,因为很多时候人是根本就没有自我了断的机会。
对于女武者来说,最成熟的想法却是——抛弃贞洁的道德。
旭日初升,晨光普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但对于姜玉澜而言,则是噩梦的延续,沐浴洗漱后,打开衣柜,既不着胸衣,也不穿亵裤,而是将那一身朴素的舍人服穿上,围了下裙,束了腰带,出了门。
如今太初门大军开拔在即,准备南征的弟子们早就下了山,修习战阵,提前熟悉行军扎营,因此整个太初门变得冷清起来,如此朴素打扮在总坛内穿行的姜玉澜,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
但她还是无可避免地听到一些刺耳的窃窃私语:
“李兄,瞧见了吗?”
“瞧见什么?”
“姜长老。”
“刘兄慎言。”
“嗨!你我什么交情?难道刘某还信不过李兄?再说,现在该叫姜舍人了,可不是刘某妄议,那日在李堂主那,那姜……,还是说‘她’吧,她送文书过来,端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啧啧,倒也不怕李兄笑话,刘某依旧不敢直视其面容。”
“……,姜门主胸襟非凡,让我辈拜服。”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